国企改革进程中政企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和政府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经验 | 第14-26页 |
2.1 国有企业 | 第14-17页 |
2.1.1 国有企业的范围和特征 | 第14-16页 |
2.1.2 国有企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 | 第16-17页 |
2.2 国有企业改革 | 第17-22页 |
2.2.1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 | 第17页 |
2.2.2 我国国企改革及政企关系变化历程 | 第17-22页 |
2.3 国外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 | 第22-26页 |
2.3.1 国外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 | 第22-23页 |
2.3.2 国外政企关系经验启示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6-40页 |
3.1 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关系现状 | 第26-34页 |
3.1.1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初步分离 | 第26-27页 |
3.1.2 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存在干预 | 第27-29页 |
3.1.3 政府对调整关系提供政策支持 | 第29-30页 |
3.1.4 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加强 | 第30-31页 |
3.1.5 国有企业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 第31-33页 |
3.1.6 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第33-34页 |
3.1.7 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34页 |
3.2 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2.1 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待消除 | 第34-35页 |
3.2.2 政府存在过度干预企业行为 | 第35-36页 |
3.2.3 国有企业机构设置和领导任职问题 | 第36-37页 |
3.3 我国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7-40页 |
3.3.1 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要求 | 第37-38页 |
3.3.2 政府权力边界不清晰 | 第38-40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与政府:分的方面与分不开的方面 | 第40-50页 |
4.1 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特有关系 | 第40-42页 |
4.1.1 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天然联系 | 第40-41页 |
4.1.2 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 第41页 |
4.1.3 政府行为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 第41-42页 |
4.2 国有企业与政府应该分开的方面 | 第42-44页 |
4.2.1 职能应进一步区分 | 第42-43页 |
4.2.2 国有企业应区分领导任用方式 | 第43-44页 |
4.3 当前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改革重点 | 第44-50页 |
4.3.1 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第44-45页 |
4.3.2 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当干预 | 第45页 |
4.3.3 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 第45-46页 |
4.3.4 完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 | 第46-47页 |
4.3.5 明确国有企业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