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不同海拔和放牧扰动下植物种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9页
    1.1 植物种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第7-11页
        1.1.1 正相互作用的提出与进展第7-10页
        1.1.2 正相互作用的机制第10-11页
    1.2 胁迫梯度假说的发展第11-17页
        1.2.1 非生物胁迫下的胁迫梯度假说及其模型第11-15页
        1.2.2 生物胁迫下的胁迫梯度假说第15-16页
        1.2.3 胁迫梯度假说最新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3 植物功能群的划分第21页
    2.4 分析与统计方法第21-23页
第三章 结果第23-37页
    3.1 不同条件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群落的影响第23-27页
        3.1.1 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第23-24页
        3.1.2 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第24-25页
        3.1.3 金露梅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灌丛下植物群落的影响第25-27页
    3.2 不同条件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第27-28页
        3.2.1 不同海拔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功能群的作用第27页
        3.2.2 放牧扰动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功能群的作用第27-28页
    3.3 不同条件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物种的影响第28-37页
        3.3.1 不同条件下金露梅对灌丛下植物相互作用强度的差异第28-33页
        3.3.2 不同条件下物种间相互作用强度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第33-35页
        3.3.3 物种间相互作用强度随海拔和放牧扰动的变化模式第35-37页
第四章 讨论第37-42页
    4.1 在不同水平上金露梅灌丛正相互作用的差异第37-39页
        4.1.1 从群落水平上分析金露梅灌丛的正相互作用第37-38页
        4.1.2 从功能群水平上分析金露梅灌丛的正相互作用第38-39页
        4.1.3 从物种水平上分析金露梅灌丛的正相互作用第39页
    4.2 金露梅灌丛正相互作用对海拔及放牧扰动的响应模式分析第39-40页
    4.3 冠层下物种对金露梅正相互作用的响应模式及其与物种特性的关系研究第40-4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山垫状植物表型变异及其对物种间相互作用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具有不定位势的分数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正基态解以及变号解的存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