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波段和波的传播方式分论文

若干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8页
    1.2 超宽带通信概述第18-19页
        1.2.1 超宽带通信技术的定义第18页
        1.2.2 超宽带通信技术的特点第18-19页
    1.3 超宽带天线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1 超宽带天线的发展历程第19页
        1.3.2 超宽带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3 平板单极子天线第20-21页
        1.3.4 超宽带微带印刷天线第21-22页
        1.3.5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超宽带天线的基础理论第24-36页
    2.1 天线的特性参数第24-30页
        2.1.1 天线的输入阻抗与电压驻波比第24-25页
        2.1.2 天线的工作带宽第25-26页
        2.1.3 天线的方向图第26-27页
        2.1.4 天线的方向系数第27-29页
        2.1.5 天线的效率和增益第29-30页
        2.1.6 天线的极化第30页
    2.2 微带天线简介第30-33页
        2.2.1 微带天线的分类和优缺点第30-32页
        2.2.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第32页
        2.2.3 矩形贴片天线的工作原理第32-33页
    2.3 天线的分析方法以及使用的软件第33-35页
        2.3.1 有限元法和Ansoft HFSS软件第33-34页
        2.3.2 有限积分法和CST软件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超宽带天线的陷波研究第36-62页
    3.1 共面波导概述第36-39页
        3.1.1 共面波导的结构第36-37页
        3.1.2 共面波导的特点第37页
        3.1.3 共面波导的分类及传输特性第37-39页
    3.2 宽带共面波导天线的设计第39-44页
        3.2.1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39-40页
        3.2.2 天线的参数分析第40-43页
        3.2.3 测试结果分析第43-44页
    3.3 共面波导UWB天线的设计第44-50页
        3.3.1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45页
        3.3.2 天线的参数分析第45-48页
        3.3.3 测试结果分析第48-50页
    3.4 单陷波UWB天线的设计第50-54页
        3.4.1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50-51页
        3.4.2 天线的参数分析第51-52页
        3.4.3 测试结果分析第52-54页
    3.5 双陷波UWB天线的设计第54-59页
        3.5.1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54页
        3.5.2 天线的参数分析第54-58页
        3.5.3 测试结果分析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四章 弹载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第62-84页
    4.1 前言第62页
    4.2 非频变天线原理第62-63页
    4.3 经典对数周期天线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63-67页
        4.3.1 对数周期天线的基本结构第63-64页
        4.3.2 对数周期天线的工作原理第64-67页
    4.4 弹载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第67-83页
        4.4.1 天线的基本结构第68-70页
        4.4.2 天线的参数分析第70-76页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76-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84-85页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作者简介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曲线波网络的SAR图像目标识别
下一篇:Ga面GaN HEMT器件的等比例缩小规律和新器件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