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3 简要评析第12页
    1.3 研究计划第12-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第14-22页
    2.1 相关概念定义第14-15页
        2.1.1 信贷产品的概念第14页
        2.1.2 信贷产品创新的概念第14-15页
        2.1.3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内涵第15页
    2.2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15-19页
        2.2.1 信贷产品结构现状第15-18页
        2.2.2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必要性第18-19页
    2.3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3.1 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第19-20页
        2.3.2 产品创新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3 商业信贷产品创新现状第22-31页
    3.1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特点第22-25页
        3.1.1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规模变化-以北京银行为例第22-23页
        3.1.2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面临的挑战第23-24页
        3.1.3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面临的主要风险第24-25页
        3.1.4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监管现状第25页
    3.2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分类第25-28页
        3.2.1 按内部资产担保创新分类第25-26页
        3.2.2 按外部担保创新分类第26页
        3.2.3 从不同发展阶段来分类第26-27页
        3.2.4 从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分类第27页
        3.2.5 从细分市场中分类第27-28页
    3.3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第28-31页
        3.3.1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总趋势第28页
        3.3.2 机构向小散专方向转移第28-29页
        3.3.3 定制化专项授信政策第29页
        3.3.4 向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第29-31页
4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面临的问题分析第31-39页
    4.1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4.1.1 产品体系不健全,同质竞争激烈第31-32页
        4.1.2 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第32页
        4.1.3 创新服务保障不足第32-33页
        4.1.4 人才流失严重第33-34页
    4.2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9页
        4.2.1 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创新不足第34-35页
        4.2.2 缺乏动态的风险防范机制第35-37页
        4.2.3 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第37-39页
5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经验与启示第39-47页
    5.1 宁波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经验与启示第40-45页
        5.1.1 宁波银行基本情况第40-41页
        5.1.2 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产品的创新发展战略第41-45页
        5.1.3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第45页
    5.2 南京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经验与启示第45-47页
        5.2.1 南京银行基本情况第45页
        5.2.2 南京银行科技贷的创新发展战略第45-46页
        5.2.3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启示第46-47页
6 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的建议第47-59页
    6.1 完善创新产品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48-52页
        6.1.1 健全信贷产品体系第48-51页
        6.1.2 鼓励技术创新,避免同质化第51-52页
    6.2 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第52-53页
        6.2.1 增强风险控制水平第52-53页
        6.2.2 重视建立产品创新机制第53页
    6.3 加快信用评级建设,完善担保体系第53-56页
        6.3.1 加快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框架第53-54页
        6.3.2 提高担保方式的灵活性第54-56页
    6.4 加强优质人才培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第56-59页
        6.4.1 引进优质人才,培养激励存量人才第56-57页
        6.4.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第57-59页
7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服务外包成本控制研究--以C银行为例
下一篇:城投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