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3.1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13-17页 |
1.3.2 农业创新 | 第17-18页 |
1.3.3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 | 第18-19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绿色农业 | 第23页 |
2.1.2 农业创新体系 | 第23-24页 |
2.1.3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 | 第24页 |
2.1.4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效率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5-26页 |
2.2.2 生产前沿理论 | 第26-27页 |
2.2.3 绿色创新理论 | 第27-30页 |
3 数据与方法 | 第30-42页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0-31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3.1.2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3.2 测度方法:三阶段DEA | 第31-42页 |
3.2.1 传统DEA模型 | 第32-38页 |
3.2.2 相似SFA模型 | 第38-40页 |
3.2.3 代回传统DEA模型 | 第40-42页 |
4 中国农业绿色创新系统效率的空间分布差异 | 第42-57页 |
4.1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42-47页 |
4.2 农村经济社会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47-49页 |
4.3 农业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49-51页 |
4.4 农业绿色生态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51-53页 |
4.5 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53-57页 |
5 中国农业绿色创新系统效率的时序演变规律 | 第57-67页 |
5.1 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第57-63页 |
5.1.1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57-59页 |
5.1.2 农村经济社会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59-61页 |
5.1.3 农业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61-62页 |
5.1.4 农业绿色生态子系统的效率分析 | 第62-63页 |
5.2 总差异变化分析 | 第63-67页 |
5.2.1 σ收敛性分析 | 第63-64页 |
5.2.2 绝对β收敛性分析 | 第64-67页 |
6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67-71页 |
6.1 结论 | 第67-6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录A 各省区 2002-2013 年农业碳排放量(万吨C) | 第79-80页 |
附录B 各省区 2002-2013 年绿色GDP(亿元) | 第80-82页 |
附录C 农业经济社会子系统第二阶段SFA估计 | 第82页 |
附录D 农业科技创新子系统第二阶段SFA估计 | 第82-83页 |
附录E 农业绿色生态子系统第二阶段SFA估计 | 第83页 |
附录F 农业绿色创新系统效率测算结果 | 第83-84页 |
附录G 农村经济社会子系统效率测算结果 | 第84-85页 |
附录H 农业科技创新子系统效率测算结果 | 第85-87页 |
附录I 农业绿色生态子系统效率测算结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