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保险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1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1.1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4页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第14-15页 |
2.1.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对保险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37页 |
3.1 中型产险公司的划分、地位、作用及特点 | 第19-24页 |
3.1.1 中型产险公司的划分 | 第19-21页 |
3.1.2 中型产险公司的市场地位 | 第21-22页 |
3.1.3 中型产险公司的作用 | 第22-23页 |
3.1.4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第23-24页 |
3.2 目前保险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1页 |
3.2.1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7页 |
3.2.2 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27-31页 |
3.3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6页 |
3.3.1 偿付能力指标 | 第32-33页 |
3.3.2 盈利能力指标 | 第33-34页 |
3.3.3 成长能力指标 | 第34-35页 |
3.3.4 公司规模指标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37-66页 |
4.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7-38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4.1.3 样本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页 |
4.2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4.2.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38-39页 |
4.2.2 因子分析模型的统计学检验 | 第39页 |
4.2.3 因子分析实证过程 | 第39-44页 |
4.2.4 因子分析的因子得分结果 | 第44-47页 |
4.2.5 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结果 | 第47-49页 |
4.3 熵值法实证分析 | 第49-51页 |
4.3.1 熵值法的数学实现过程 | 第49-50页 |
4.3.2 熵值法综合得分结果 | 第50-51页 |
4.4 实证结果比较 | 第51-52页 |
4.5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结果评价 | 第52-65页 |
4.5.1 对偿付因子的评价 | 第52-56页 |
4.5.2 对经营因子的评价 | 第56-62页 |
4.5.3 对规模因子的评价 | 第62-64页 |
4.5.4 对综合得分的评价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分析 | 第66-70页 |
5.1 中型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5.1.1 公司经营水平较低 | 第66页 |
5.1.2 资金运用能力较弱 | 第66页 |
5.1.3 资本实力不强、流动性差 | 第66-67页 |
5.2 中型产险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第67-69页 |
5.2.1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金运用能力 | 第67页 |
5.2.2 加强资本实力,适当扩大企业规模 | 第67-68页 |
5.2.3 始终保持充足、稳定的偿付能力 | 第68页 |
5.2.4 鼓励并促进创新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A 企业原始数据表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