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2.1 气溶胶的时空分布 | 第9-12页 |
1.2.2 气溶胶的来源分析 | 第12-13页 |
1.2.3 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4 空气污染预报及减排措施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模式介绍 | 第18-24页 |
2.1 WRF-Chem模式介绍 | 第18-19页 |
2.2 物理过程方案 | 第19-21页 |
2.2.1 微物理方案 | 第20页 |
2.2.2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 第20页 |
2.2.3 辐射方案 | 第20-21页 |
2.2.4 边界层方案 | 第21页 |
2.2.5 陆面过程方案 | 第21页 |
2.3 化学参数方案 | 第21-22页 |
2.4 排放源资料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模式介绍及模拟验证 | 第24-32页 |
3.1 模式及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3.2 模式设置、区域划分和基础数据 | 第25-27页 |
3.3 观测模拟验证 | 第27-32页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秋季一次污染过程分析 | 第32-44页 |
4.1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4.1.1 天气形势分析 | 第32页 |
4.1.2 不同污染阶段下的PM_(2.5)浓度水平分布 | 第32-35页 |
4.1.3 不同源区对京津冀地区“一次”PM_(2.5)贡献分析 | 第35-38页 |
4.2 重度污染成因及长距离输送分析 | 第38-42页 |
4.2.1 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4.2.2 长距离输送下主要贡献源区对京津冀的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春季一次污染过程的预报评估及源解析 | 第44-58页 |
5.1 预报数据及思路 | 第44-45页 |
5.2 天气形势分析 | 第45-46页 |
5.3 模拟结果评估 | 第46-50页 |
5.3.1 气象预报评估 | 第47-48页 |
5.3.2 PM_(2.5)预报评估 | 第48-50页 |
5.4 预报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5.4.1 PM_(2.5)污染水平分布 | 第50-52页 |
5.4.2 京津冀地区PM_(2.5)来源贡献 | 第52-53页 |
5.4.3 减排评估 | 第53-55页 |
5.4.3.1 减排方案设置 | 第53-54页 |
5.4.3.2 减排对“一次”PM_(2.5)和PM_(2.5)的效果评估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2页 |
6.1 结论 | 第58-60页 |
6.2 创新点 | 第60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