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一部分 健脾安肠丸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第13-18页 |
| 1 材料 | 第13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13页 |
| 1.3 主要仪器与器材 | 第13页 |
| 1.4 药品配置 | 第13页 |
| 2 方法 | 第13-14页 |
| 3 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观察和指征 | 第14-16页 |
| 4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 5 实验结果 | 第16-17页 |
| 5.1 临床指标及动物死亡情况的观察 | 第16页 |
| 5.2 小鼠体重及每天平均摄食量的观察 | 第16-17页 |
| 6 小结与讨论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健脾安肠丸对大鼠肝功、肾功及对血液和结肠组织中VIP、CGRP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18-26页 |
| 1 材料 | 第18-19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18页 |
| 1.3 主要仪器与器材 | 第18-19页 |
| 1.4 相关药品及试剂配制 | 第19页 |
| 2 方法 | 第19-22页 |
| 2.1 分组与给药 | 第19-20页 |
| 2.2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20页 |
| 2.3 指标检测与观察 | 第20-22页 |
| 2.3.1 大鼠大便分型与评分 | 第20页 |
| 2.3.2 肝功、肾功活力单位的测定 | 第20-21页 |
| 2.3.3 血清及结肠组织中VIP、CGRP的测定 | 第21-2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 3.1 健脾安肠丸对大鼠粪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2 健脾安肠丸对大鼠肝功、肾功的影响 | 第23-24页 |
| 3.3 健脾安肠丸对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VIP、CGRP的影响 | 第24-25页 |
| 4 小节与讨论 | 第25-26页 |
| 第三部分 健脾安肠丸对大鼠结肠组织HE、免疫组化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26-35页 |
| 1 材料 | 第26-27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 1.3 主要仪器与器材 | 第26-27页 |
| 1.4 相关药品及试剂配制 | 第27页 |
| 2 方法 | 第27-29页 |
| 2.1 分组及给药 | 第27页 |
| 2.2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27页 |
| 2.3 结肠组织的处理 | 第27页 |
| 2.4 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 | 第27-28页 |
| 2.5 组织的包埋与切片 | 第28页 |
| 2.6 HE染色(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8页 |
| 2.7 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VIP、CGRP蛋白表达 | 第28-29页 |
| 2.7.1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 第28页 |
| 2.7.2 灭活 | 第28页 |
| 2.7.3 热修复抗原 | 第28页 |
| 2.7.4 封闭 | 第28-29页 |
| 2.7.5 抗体的滴加 | 第29页 |
| 2.7.6 抗原阳性表达的放大 | 第29页 |
| 2.7.7 DAB显色及苏木素轻度复染 | 第29页 |
| 2.7.8 切片的脱水、透明及封片 | 第29页 |
| 2.8 显微镜观察 | 第29页 |
| 3 结果 | 第29-32页 |
| 3.1 HE染色结果 | 第29-30页 |
| 3.2 免疫组化结果 | 第30-32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2-35页 |
| 4.1 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的讨论 | 第32-33页 |
| 4.2 健脾安肠丸各中药组分对脑肠肽作用的探讨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综述 | 第39-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论文著作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