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下背痛患者腰椎功能特性的临床评估 | 第13-16页 |
2.1 下背痛患者入选标准 | 第13-14页 |
2.2 疼痛等级评估量表 | 第14-15页 |
2.3 功能障碍等级评估量表 | 第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16-31页 |
3.1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 | 第16-19页 |
3.1.1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16-17页 |
3.1.2 肌电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3.2 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19-24页 |
3.3 信号的实验采集过程 | 第24-26页 |
3.4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26-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第31-43页 |
4.1 时域特征提取 | 第31-34页 |
4.2 频域特征提取 | 第34-36页 |
4.3 时频域特征提取 | 第36-42页 |
4.3.1 常用的时频域特征提取 | 第36-37页 |
4.3.2 基于小波变换的肌电信号的多尺度分解 | 第37-40页 |
4.3.3 小波系数最大值特征提取 | 第40-41页 |
4.3.4 小波系数能量特征提取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基于肌电特征值的腰椎功能特性定量分析 | 第43-69页 |
5.1 实验对象的来源与一般资料 | 第43-44页 |
5.2 下背痛患者腰椎功能特性的量表评估结果 | 第44-46页 |
5.2.1 疼痛等级评估结果 | 第44-45页 |
5.2.2 功能障碍等级评估结果 | 第45-46页 |
5.3 下背痛患者肌电特征值的特点分析 | 第46-54页 |
5.3.1 T检验方法介绍 | 第46-47页 |
5.3.2 多种肌电特征值的特点分析结果 | 第47-54页 |
5.4 肌电特征值与腰椎功能特性的定量分析 | 第54-65页 |
5.4.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5.4.2 肌电特征值与疼痛等级的相关性 | 第55-61页 |
5.4.3 肌电特征值与功能障碍等级的相关性 | 第61-65页 |
5.5 基于ROC曲线的下背痛患者肌电特征值的阈值分析 | 第65-68页 |
5.5.1 ROC曲线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5-66页 |
5.5.2 基于ROC曲线的下背痛肌电特征值的分析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