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生鲜电商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与风险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概述 | 第19-22页 |
一、生鲜商品的概念与特点 | 第19-20页 |
二、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 | 第20-21页 |
三、冷链物流的概念 | 第21页 |
四、冷链物流的特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风险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一、风险 | 第22页 |
二、冷链物流末环节配送风险 | 第22-24页 |
三、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风险评价主要方法介绍 | 第25-28页 |
一、专家打分法 | 第25页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25-26页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6页 |
四、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6页 |
五、人工神经网络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末环节配送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8-29页 |
一、科学且相关原则 | 第28页 |
二、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 | 第28-29页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第29页 |
四、兼顾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 第29页 |
第二节 指标体系主要风险维度识别 | 第29-32页 |
一、企业外部风险 | 第30页 |
二、财务风险 | 第30-31页 |
三、生鲜商品风险 | 第31页 |
四、信息传递风险 | 第31页 |
五、人员风险 | 第31页 |
六、服务质量风险 | 第31-32页 |
七、冷链设施风险 | 第32页 |
第三节 各维度下指标的确定 | 第32-36页 |
第四章 问卷调查及其指标体系的检验 | 第36-49页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分析 | 第36-39页 |
一、问卷的设计 | 第36页 |
二、问卷的发放 | 第36-37页 |
三、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末环节配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 第39-45页 |
一、问卷项目分析 | 第39-41页 |
二、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第41-43页 |
三、信度分析与最终的指标体系 | 第43-45页 |
第三节 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5-49页 |
第五章 冷链物流末环节配送风险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49-57页 |
第一节 顺丰优选企业简介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顺丰优选案例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一、确定评价矩阵及评价集 | 第50-51页 |
二、计算准则层及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 第51-52页 |
三、风险评价分值及等级评定 | 第52-54页 |
第三节 顺丰优选冷链物流末环节配送风险控制建议 | 第54-57页 |
一、提高冷链物流网络覆盖率,降低成本风险 | 第54页 |
二、实现商品包装的个性定制、真正保冷保鲜,降低商品损耗 | 第54-55页 |
三、提升配送服务人员素质,加强服务质量 | 第55页 |
四、加强冷链自有车辆管理与调度,提升运送效率 | 第55页 |
五、发展O2O模式,提升客户体验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57-58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