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2 巡控智能调度概述 | 第15-19页 |
| 2.1 巡逻规划理论 | 第15-16页 |
| 2.1.1 巡逻路线规划原则 | 第15页 |
| 2.1.2 两种基础巡逻模式 | 第15-16页 |
| 2.2 巡控调度信息化建设 | 第16-18页 |
| 2.2.1 巡控调度信息化现状 | 第16-17页 |
| 2.2.2 巡控调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2.2.3 巡控调度优化思路 | 第1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巡控组间最短路径平衡问题研究 | 第19-32页 |
| 3.1 最短路径问题及相关算法 | 第19-23页 |
| 3.1.1 最短路径问题与组间最短路径平衡问题的比较 | 第19-20页 |
| 3.1.2 最短路径问题相关算法 | 第20-23页 |
| 3.2 组间最短路径平衡问题模型 | 第23-29页 |
| 3.2.1 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 3.2.2 总体目标 | 第24页 |
| 3.2.3 实例化模型 | 第24-26页 |
| 3.2.4 解决方案 | 第26-29页 |
| 3.3 组间最短路径平衡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 第29-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应急巡控智能辅助调度系统需求分析 | 第32-37页 |
| 4.1 系统概述 | 第32-33页 |
| 4.1.1 系统分析 | 第32页 |
| 4.1.2 系统总体目标 | 第32-33页 |
| 4.2 系统功能分析 | 第33-35页 |
| 4.2.1 系统功能需求 | 第33-34页 |
| 4.2.2 系统用例模型 | 第34-35页 |
| 4.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 4.3.1 系统可用性 | 第35-36页 |
| 4.3.2 系统易用性 | 第36页 |
| 4.3.3 系统效率性 | 第3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5 应急巡控智能辅助调度系统设计 | 第37-47页 |
| 5.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7页 |
| 5.2 人机交互层 | 第37-40页 |
| 5.2.1 PC端系统设计 | 第38-39页 |
| 5.2.2 移动端系统设计 | 第39-40页 |
| 5.3 数据流转层 | 第40-42页 |
| 5.3.1 数据流转设计 | 第40-41页 |
| 5.3.2 数据文件设计 | 第41-42页 |
| 5.4 警力部署层 | 第42-46页 |
| 5.4.1 部署类逻辑设计 | 第43-45页 |
| 5.4.2 部署类方法设计 | 第45-4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6 应急巡控智能辅助调度系统关键技术 | 第47-54页 |
| 6.1 电子地图开发技术 | 第47-49页 |
| 6.1.1 真实路径距离获取 | 第47页 |
| 6.1.2 数据异步返回处理 | 第47-48页 |
| 6.1.3 闭环路径绘制 | 第48-49页 |
| 6.2 XML数据解析与构建 | 第49-53页 |
| 6.2.1 JS对两类XML文件的处理 | 第51-52页 |
| 6.2.2 Java对两类XML文件的处理 | 第52-53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7 应急巡控智能辅助调度系统的实现 | 第54-64页 |
| 7.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4页 |
| 7.1.1 地图平台 | 第54页 |
| 7.1.2 PC端开发环境 | 第54页 |
| 7.1.3 移动端开发环境 | 第54页 |
| 7.2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与展示 | 第54-63页 |
| 7.2.1 系统登录模块 | 第54-55页 |
| 7.2.2 规划部署模块 | 第55-58页 |
| 7.2.3 规划查询模块 | 第58-60页 |
| 7.2.4 用户管理模块 | 第60-62页 |
| 7.2.5 调度接收模块 | 第62-63页 |
| 7.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