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健康权及其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健康权的基本理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健康与健康权的概念 | 第8-11页 |
一、健康概念 | 第8-9页 |
二、健康权的概念 | 第9-11页 |
第二节 健康权的内容 | 第11-17页 |
一、健康维护权 | 第11-12页 |
二、劳动能力 | 第12-15页 |
三、健康权的支配权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健康权的基本性质 | 第17-19页 |
一、固有性 | 第17-18页 |
二、无差别性 | 第18页 |
三、体现人的尊严 | 第18页 |
四、内容的具体一致 | 第18页 |
五、普遍认同性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健康权与部分基本人权的比较 | 第19-22页 |
一、健康权与生命权 | 第19页 |
二、健康权与身体权 | 第19-20页 |
三、健康权与人身自由权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健康权法律保护的历史沿革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国外健康权法律保护历史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健康权法律保护历史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健康权保护在国际法上的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健康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问题 | 第26-42页 |
第一节 当前国际上有关健康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26-30页 |
一、国际条约和区域条约对健康权的规定 | 第26-27页 |
二、一般评论第14号 | 第27-29页 |
三、国际法健康权保护的主要特点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健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30-32页 |
一、以宪法形式确认健康权地位 | 第30页 |
二、保障制度比较完善 | 第30页 |
三、公共卫生制度比较健全 | 第30-31页 |
四、信息公开制度健全 | 第31页 |
五、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权的保护较为完备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我国健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32-34页 |
一、宪法 | 第32页 |
二、民法、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32-33页 |
三、卫生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 | 第33页 |
四、其他相关法律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我国健康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一、健康权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4-35页 |
二、卫生法在整个法律体系地位上存在问题 | 第35-36页 |
三、健康权基本内容不清 | 第36页 |
四、健康权法律、法规中有冲突 | 第36-37页 |
五、政府保护健康权的法律职责不清、法律依据不足 | 第37-38页 |
六、公共卫生领域法律制度存在突出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七、特殊群体的健康权法律保护不完善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健康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基本设想 | 第42-52页 |
第一节 立法上的完善 | 第42-44页 |
一、明确健康权的法律地位 | 第42页 |
二、对健康权的基本内容等予以确认明确 | 第42-44页 |
三、统一卫生立法 | 第44页 |
第二节 具体制度的建构 | 第44-49页 |
一、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和健康权基本内容的保障体系 | 第45-46页 |
二、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 第46-47页 |
三、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法律保护制度 | 第47-49页 |
四、完善对特殊群体健康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 第49页 |
第三节 完善法律救济方式 | 第49-52页 |
一、建立宪法救济制度 | 第49-50页 |
二、完善民法、刑法健康权保护救济制度 | 第50页 |
三、完善健康权行政法的救济制度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