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青花梅瓶在桂林旅游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梅瓶概述 | 第10-12页 |
(一) 梅瓶起源 | 第10页 |
(二) 梅瓶的演变与发展 | 第10-11页 |
(三) 梅瓶用途概述 | 第11-12页 |
二、桂林青花梅瓶的艺术特征 | 第12-26页 |
(一) 桂林青花梅瓶造型特征 | 第12-17页 |
1.桂林青花梅瓶造型分类 | 第12-16页 |
(1) 秀丽式 | 第12-14页 |
(2) 粗犷式 | 第14-16页 |
2.桂林青花梅瓶造型的艺术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二) 桂林青花釉色的特征 | 第17-18页 |
1.青花的由来 | 第17-18页 |
2.青花的色彩特征 | 第18页 |
3.青花的艺术特征 | 第18页 |
(三) 桂林青花梅瓶的纹饰特征 | 第18-26页 |
1.桂林青花梅瓶的纹饰 | 第19-24页 |
(1) 龙纹——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 | 第19-20页 |
(2) 凤纹——吉祥、仁德和智慧的象征 | 第20页 |
(3) 花鸟鱼禽纹——福庆、祥和、安泰之象征 | 第20-22页 |
(4) 人物纹——人文情趣 | 第22-23页 |
(5) 万事如意纹——事事顺意 | 第23-24页 |
2.桂林青花梅瓶纹饰的艺术特征 | 第24-26页 |
(1) 纹饰的构图特征 | 第24页 |
(2) 纹饰的文化特征 | 第24-25页 |
(3) 纹饰的艺术特征 | 第25-26页 |
三、桂林青花梅瓶与桂林旅游商品研发 | 第26-47页 |
(一) 桂林青花梅瓶在商品研发中的应用现状 | 第26-29页 |
1.“镇宅之宝” | 第26页 |
2.桂林青花梅瓶造型酒容器 | 第26-28页 |
3.桂林青花梅瓶造型香水容器 | 第28页 |
4.应用现状的启示 | 第28-29页 |
(1)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 第28-29页 |
(2) 传统理念和现代元素融合的设计思维 | 第29页 |
(二) 桂林青花梅瓶系列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 | 第29-34页 |
1.桂林青花梅瓶系列旅游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与定位 | 第29-31页 |
(1) 认识文化底蕴,提炼文化精华 | 第30页 |
(2) 传达文化内涵,考虑消费者心理需求 | 第30页 |
(3) 文化原创性与现代元素的再造构成 | 第30-31页 |
2.设计的实现方式与手段 | 第31-34页 |
(1) 造型、色釉和纹饰的沿用 | 第31-33页 |
(2) 造型、色釉和纹饰元素的重构 | 第33-34页 |
(3) 地方特色元素的融入 | 第34页 |
(三) 桂林青花梅瓶系列旅游产品的工艺技术特征 | 第34-36页 |
1.低碳环保 | 第34-35页 |
2.工艺精良 | 第35-36页 |
3.实用多能 | 第36页 |
4.多元创新 | 第36页 |
(四) 桂林青花梅瓶系列旅游产品的研发路径分析 | 第36-45页 |
1.桂林梅瓶元素在桂林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构原则 | 第36-39页 |
(1) 形的提取与延伸 | 第36-37页 |
(2) 意的沿用与寓意 | 第37页 |
(3) 神的传承与创新 | 第37-39页 |
2.不同材质的拓展应用 | 第39-45页 |
(1) 本土系列青花梅瓶,彰显艺术魅力 | 第39-40页 |
(2) 玻璃旅游产品,谱写光象音符的乐曲 | 第40-41页 |
(3) 编织旅游产品,演绎民族美的真谛 | 第41-42页 |
(4) 纸制旅游产品,书写无言的诗与乐 | 第42页 |
(5) 金属旅游产品,营造意念与装饰的结合 | 第42-44页 |
(6) 透明材质旅游产品,呈现漓江水质感美 | 第44-45页 |
(五) 桂林青花梅瓶系列旅游产品的推广价值 | 第45-47页 |
1.拓宽宣传渠道 | 第45-46页 |
2.丰富旅游市场 | 第46页 |
3.提升文化价值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