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糖厂滤泥生产涂料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糖厂滤泥概述 | 第11-13页 |
1.1.1 糖厂滤泥的简介 | 第11页 |
1.1.2 糖汁的澄清 | 第11页 |
1.1.3 糖厂滤泥的应用 | 第11-13页 |
1.1.3.1 糖厂滤泥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1.3.2 糖厂滤泥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1.3.3 糖厂滤泥在工业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1.3.4 糖厂滤泥在叶绿素提取方面的应用 | 第13页 |
1.2 碳酸钙概述 | 第13-17页 |
1.2.0 碳酸钙的组成和性质 | 第13-15页 |
1.2.0.1 碳酸钙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1.2.0.2 碳酸钙的光学特性 | 第14-15页 |
1.2.1 碳酸钙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1.1 按生产方法分类 | 第15页 |
1.2.1.2 按晶体颗粒大小分类 | 第15-16页 |
1.2.1.3 按微观排列分类 | 第16页 |
1.2.2 碳酸钙的生产现状 | 第16页 |
1.2.3 碳酸钙的用途 | 第16-17页 |
1.2.3.1 碳酸钙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2.3.2 碳酸钙在造纸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2.3.3 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2.3.4 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1 蛋白质的测定与去除 | 第18-19页 |
1.4.1.1 蛋白质的测定 | 第18页 |
1.4.1.2 蛋白质的去除 | 第18-19页 |
1.4.2 糖物质的测定与去除 | 第19页 |
1.4.3 处理后滤泥的漂白 | 第19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糖厂滤泥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20-35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0-22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3 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2.2 糖厂滤泥中主要成分的测定 | 第22-28页 |
2.2.1 滤泥前处理 | 第22页 |
2.2.2 滤泥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2-24页 |
2.2.2.1 标准盐酸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2.2 操作方法 | 第23-24页 |
2.2.3 滤泥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3.2 操作方法 | 第25页 |
2.2.4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4.1EDTA-Na_2的标定 | 第25页 |
2.2.4.2 操作方法 | 第25-26页 |
2.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2.5.1 滤泥中粗蛋白的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2.2.5.3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 滤泥中蛋白质的去除 | 第28-33页 |
2.3.1 试验操作方法 | 第28-29页 |
2.3.1.1 去除条件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2.3.1.2 去除条件正交试验设计 | 第29页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2.3.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2.4 滤泥中糖分物质的去除 | 第33-34页 |
2.4.1 实验操作方法 | 第33页 |
2.4.2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糖厂滤泥的漂白 | 第35-40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3.2 不同试剂对滤泥漂白的效果 | 第36页 |
3.3 双氧水作为漂白剂的最佳条件 | 第36-39页 |
3.3.1 双氧水漂白单因素试验 | 第36-37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糖厂滤泥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40-47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41页 |
4.2 涂料的制作 | 第41-42页 |
4.2.1 苯丙乳液的制作 | 第41-42页 |
4.2.1.1 苯丙乳液配方 | 第41-42页 |
4.2.1.2 苯丙乳液制作过程 | 第42页 |
4.2.2 涂料的制作 | 第42页 |
4.2.2.1 涂料的配方 | 第42页 |
4.2.2.2 防水涂料的制作过程 | 第42页 |
4.3 涂料的性能 | 第42-46页 |
4.3.1 实验操作方法 | 第43-45页 |
4.3.1.1 涂料白度的测定 | 第43页 |
4.3.1.2 涂料挥发成分的测定 | 第43页 |
4.3.1.3 涂料p H值的测定 | 第43页 |
4.3.1.4 涂料干燥时间测定 | 第43页 |
4.3.1.5 涂料密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4.3.1.6 涂料的澄清度 | 第44页 |
4.3.1.7 涂料的筛余物测定 | 第44页 |
4.3.1.8 涂料的耐热性 | 第44页 |
4.3.1.9 涂料的耐水性 | 第44页 |
4.3.1.10 涂料的耐化学试剂性 | 第44-45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4.3.2.1 涂料的白度 | 第45页 |
4.3.2.2 涂料的挥发成分 | 第45页 |
4.3.2.3 涂料的p H值 | 第45页 |
4.3.2.4 涂料的干燥时间 | 第45页 |
4.3.2.5 涂料的密度 | 第45页 |
4.3.2.6 涂料的澄清度 | 第45页 |
4.3.2.7 涂料的筛余物 | 第45-46页 |
4.3.2.8 涂料的耐热性 | 第46页 |
4.3.2.9 涂料的耐水性 | 第46页 |
4.3.2.10 涂料的耐化学性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