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浪平台的微博辟谣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1.5 微博辟谣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 微博辟谣的主体 | 第21-27页 |
2.1 政府组织 | 第21-22页 |
2.2 商业组织 | 第22-23页 |
2.3 民间组织 | 第23-24页 |
2.4 意见领袖 | 第24-26页 |
2.5 当事人和其他人 | 第26-27页 |
3 微博辟谣的主要方式 | 第27-37页 |
3.1 原创发布式 | 第27-34页 |
3.2 助力转发式 | 第34页 |
3.3 微博平台自净式 | 第34-36页 |
3.4 微博平台规范式 | 第36-37页 |
4 微博辟谣的现实效果 | 第37-42页 |
4.1 辟谣信息被广泛传播 | 第37-38页 |
4.2 辟谣信息被淹没 | 第38-39页 |
4.3 辟谣信息被质疑 | 第39-40页 |
4.4 “辟谣信息”被反辟谣 | 第40-42页 |
5 微博辟谣的阻滞因素 | 第42-46页 |
5.1 辟谣依据不足 | 第42-43页 |
5.2 权威性不足 | 第43页 |
5.3 表达技巧不足 | 第43-44页 |
5.4 网民“逆反”心理 | 第44-46页 |
6 微博辟谣的完善措施 | 第46-49页 |
6.1 提升政府和媒体公信力 | 第46-47页 |
6.2 充分发挥微博的自净功能 | 第47-48页 |
6.3 提高网民素质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