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法学看女性地位--在二元框架下的思考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女性主义法学思想的二元框架 | 第8-21页 |
一、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背景 | 第8-10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8-9页 |
(二) 思想渊源 | 第9-10页 |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二元认识论 | 第10-16页 |
(一) 法律的二元框架 | 第10-14页 |
(二) 女性主义法学对二元的思考 | 第14-16页 |
三、女性主义法学的二元法律观 | 第16-21页 |
(一)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 第16-17页 |
(二)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 | 第17-18页 |
(三) 激进女性主义法学 | 第18-19页 |
(四)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法律二元划分视角下女性的地位 | 第21-30页 |
一、政治体制中女性的地位 | 第21-23页 |
(一) 女性参与政治的必要性 | 第21页 |
(二) 女性参与政治的现状 | 第21-22页 |
(三) 女性参与政治的障碍 | 第22-23页 |
二、家庭领域中女性的地位 | 第23-26页 |
(一) 父权制 | 第23-24页 |
(二) 家庭中依据性别进行的分工 | 第24页 |
(三) 家庭中依据性别进行的角色定位 | 第24-25页 |
(四) 依据性别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导致的冲突 | 第25-26页 |
三、职场中女性的地位 | 第26-30页 |
(一) 女性参与就业的现状 | 第26-28页 |
(二) 女性参与就业的障碍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改变二元机制下女性地位的出路 | 第30-38页 |
一、以性别公正代替性别平等 | 第30-35页 |
(一) 性别平等 | 第30-32页 |
(二) 性别正义 | 第32-35页 |
二、以事物的性质代替事物发生的领域 | 第35-38页 |
(一) 替代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二) 以家庭暴力为例予以说明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