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论文

草莓镶脉病毒抑制沉默机制及其中国分离物侵染性鉴定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 草莓镶脉病毒第12-13页
        1.1 草莓镶脉病毒的分布及危害第12页
        1.2 草莓镶脉病毒基因组结构第12页
        1.3 草莓镶脉病毒编码的蛋白及功能第12-13页
    2 RNA沉默第13-16页
        2.1 RNA沉默概述第13-14页
        2.2 植物病毒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子第14-16页
            2.2.1 抑制子靶向沉默相关RNAs第14-15页
            2.2.2 抑制子与寄主蛋白相互作用第15-16页
            2.2.3 沉默抑制子的其他策略第16页
    3 病毒侵染性克隆与病毒载体第16-20页
        3.1 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第17页
        3.2 植物病毒载体第17-20页
引言第20-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32页
    1 供试材料第21-22页
        1.1 感染SVBV病样来源第21页
        1.2 植物材料第21页
        1.3 菌种、载体和质粒第21页
        1.4 酶和化学试剂第21页
        1.5 常用缓冲溶液和培养基第21页
        1.6 抗生素第21-22页
        1.7 仪器设备第22页
    2 试验方法第22-32页
        2.1 草莓叶片总DNA的提取第22页
        2.2 Easy Pure试剂盒提取RNA第22页
        2.3 cDNA的合成第22页
        2.4 PCR技术第22页
        2.5 PCR产物的克隆第22-24页
            2.5.1 PCR产物回收和纯化第22-23页
            2.5.2 DNA的连接第23页
            2.5.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页
            2.5.4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3页
            2.5.5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第23-24页
            2.5.6 质粒提取第24页
        2.6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4页
        2.7 农杆菌瞬时浸润策略第24页
            2.7.1 农杆菌浸润本氏烟第24页
            2.7.2 SVBV侵染性克隆接种森林草莓第24页
        2.8 SVBV沈阳分离物和SVBV北京分离物全长克隆第24-26页
            2.8.1 扩增SVBV的引物设计第24-25页
            2.8.2 SVBV全长序列的克隆第25-26页
            2.8.3 SVBV分离物的序列分析第26页
        2.9 SVBV-US和SVBV-SY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26-28页
            2.9.1 SVBV-US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第26-27页
            2.9.2 SVBV-SY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方法第27-28页
        2.10 SVBV P6移码突变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28-29页
            2.10.1 P6移码突变策略第28页
            2.10.2 P6移码突变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28-29页
        2.11 SVBV病毒载体的构建第29-30页
            2.11.1 多克隆位点插入策略第29-30页
            2.11.2 SVBV病毒载体的构建流程第30页
        2.12 ELISA检测P6蛋白表达量第30页
        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0-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53页
    1 SVBV P6抑制基因沉默的机制第32-39页
        1.1 P6不能抑制ds GFP介导的RNA沉默第32-34页
        1.2 P6不能局部回复已沉默的 16c本氏烟第34-39页
    2 SVBV沈阳分离物和SVBV北京分离物全长基因组的克隆第39-43页
        2.1 SVBV全长基因组的克隆第39页
        2.2 SVBV-SY和SVBV-BJ的序列分析第39-43页
    3 SVBV-US和SVBV-SY侵染性克隆构建与侵染性鉴定第43-46页
        3.1 SVBV-US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43页
        3.2 SVBV-SY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43-44页
        3.3 SVBV侵染性克隆接种验证第44-46页
    4 SVBV P6移码突变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46-48页
        4.1 P6移码突变第46-47页
        4.2 P6移码突变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第47页
        4.3 P6移码突变侵染性克隆接种验证第47-48页
    5 SVBV病毒载体的构建第48-53页
        5.1 质粒pSVBV-MCS的构建第48-49页
        5.2 SVBV病毒载体的构建第49-50页
        5.3 SVBV病毒载体接种验证第50-53页
讨论第53-56页
    1 P6抑制RNA沉默的机制第53页
    2 SVBV基因组序列变异第53-54页
    3 SVBV不同分离物侵染性差异第54页
    4 SVBV病毒载体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非沥青粘结剂煤基活性炭制备及水处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