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热管论文

制冷剂工质脉动热管启动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3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2 脉动热管简介第13-19页
        1.2.1 脉动热管的结构、优点及工作原理第14-16页
        1.2.2 影响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因素第16-19页
    1.3 脉动热管研究现状第19-29页
        1.3.1 脉动热管的理论研究第20-22页
        1.3.2 脉动热管的实验研究第22-25页
        1.3.3 脉动热管的应用研究第25-28页
        1.3.4 现阶段所需研究的关键问题第28-29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1.4.1 课题组前期研究内容第29页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1.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2 脉动热管实验系统第31-43页
    2.1 工质的选择第31-34页
        2.1.1 工质选取的物性要求第31-33页
        2.1.2 制冷剂工质的介绍第33-34页
    2.2 实验件及脉动热管实验台第34-37页
    2.3 实验步骤及实验内容第37-39页
        2.3.1 实验步骤第37-38页
        2.3.2 实验内容第38-39页
    2.4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39-41页
    2.5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制冷剂工质脉动热管传热特性研究第43-67页
    3.1 预测平均热阻和启动时间的准则关联式第43-44页
    3.2 R134A工质脉动热管第44-46页
    3.3 制冷剂工质脉动热管启动及传热性能实验分析第46-59页
        3.3.1 加热功率对启动特性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第46-50页
        3.3.2 充液率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第50-54页
        3.3.3 管径对脉动热管各项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3.3.4 不同制冷剂工质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第57-59页
    3.4 制冷剂工质与常规工质的对比第59-61页
    3.5 预测平均热阻与启动时间的尝试第61-65页
        3.5.1 准则关联式的确定第61-62页
        3.5.2 准则关联式对平均热阻和启动时间的预测第62-64页
        3.5.3 准则关联式对常规工质的适用性第64-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脉动热管理论模型的研究第67-80页
    4.1 考虑弯月面前后两模型的对比第67-71页
    4.2 弯月面区模型第71-73页
    4.3 两区域厚度沿管壁方向的函数第73-75页
        4.3.1 Ⅱ区与Ⅰ区的厚度沿管壁方向的函数第73-74页
        4.3.2 x_1、x_2、δ_0、δ_1的确定第74-75页
    4.4 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5-79页
        4.4.1 接触角固定,无接触角滞后阻力第75-77页
        4.4.2 接触角固定,有接触角滞后阻力第77-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5 结论及展望第80-82页
    5.1 结论第80-81页
    5.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主要符号表第86-8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SLP,IL-33及其受体在嗜酸粒细胞性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上皮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FSHβ亚基Arg97X基因突变所致单纯FSH缺陷的研究--临床特征、治疗经过、基因序列分析及体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