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1 SDH设备测试的问题 | 第10-11页 |
1.1.2 SDH设备自动测试现状 | 第11-13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22页 |
2.1 SDH传输设备组成 | 第15-17页 |
2.1.1 SDH传输设备硬件系统 | 第15-16页 |
2.1.2 网管软件系统 | 第16-17页 |
2.2 SDH设备的手工测试过程 | 第17-19页 |
2.3 SDH自动测试系统功能目标 | 第19-20页 |
2.4 SDH自动测试系统性能目标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第22-38页 |
3.1 自动化测试系统框架的设计 | 第22-24页 |
3.2 GTR测试平台简介 | 第24-27页 |
3.2.1 GTR平台开发语言 | 第24-25页 |
3.2.2 GTR平台组件 | 第25-26页 |
3.2.3 GTR平台常用功能 | 第26-27页 |
3.3 支撑层设计 | 第27-32页 |
3.3.1 支撑层总体结构 | 第27-28页 |
3.3.2 产品类 | 第28-29页 |
3.3.3 特性类 | 第29-31页 |
3.3.4 测试分析仪类 | 第31页 |
3.3.5 测试框架类 | 第31-32页 |
3.4 应用层设计 | 第32-37页 |
3.4.1 用例测试套结构 | 第33-34页 |
3.4.2 测试套的执行流程 | 第34-35页 |
3.4.3 测试套的执行 | 第35-36页 |
3.4.4 测试工程的执行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详细设计 | 第38-58页 |
4.1 支撑类重点模块详细设计 | 第38-50页 |
4.1.1 产品类设计 | 第38-42页 |
4.1.1.1 命令下发处理机制设计 | 第38-40页 |
4.1.1.2 结果类 | 第40-41页 |
4.1.1.3 生成特性对象GetObject和CreateObject | 第41页 |
4.1.1.4 主机公共命令 | 第41-42页 |
4.1.1.5 其他 | 第42页 |
4.1.2 特性类设计 | 第42-43页 |
4.1.2.1 AW基本功能 | 第42-43页 |
4.1.2.2 AW命令处理流程 | 第43页 |
4.1.2.3 其他 | 第43页 |
4.1.3 支撑层API接口 | 第43-50页 |
4.1.3.1 产品类API | 第43-47页 |
4.1.3.2 特性类API | 第47-48页 |
4.1.3.3 测试分析仪类API | 第48-50页 |
4.2 应用层重点模块详细设计 | 第50-57页 |
4.2.1 自动测试套模板详细设计 | 第50-53页 |
4.2.1.1 测试套场景配置数据 | 第51页 |
4.2.1.2 测试套Prepare过程 | 第51-53页 |
4.2.1.3 测试套CleanUp过程 | 第53页 |
4.2.2 自动测试用例设计案例 | 第53-57页 |
4.2.2.1 测试用例的场景配置数据 | 第55页 |
4.2.2.2 测试用例Prepare过程 | 第55页 |
4.2.2.3 测试用例TestProcess过程 | 第55-56页 |
4.2.2.4 测试用例CleanUp过程 | 第56页 |
4.2.2.5 测试用例ErrorProcess过程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第58-69页 |
5.1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案例 | 第58-64页 |
5.1.1 手工执行用例的执行 | 第58-59页 |
5.1.2 自动化测试场景配置数据的编写 | 第59-60页 |
5.1.3 自动化测试套文件的编写 | 第60-62页 |
5.1.4 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编写 | 第62-64页 |
5.2 SDH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效果评估 | 第64-69页 |
5.2.1 测试覆盖率评估 | 第64-66页 |
5.2.2 测试效率评估 | 第66-67页 |
5.2.3 发现问题数评估 | 第67-68页 |
5.2.4 自动测试成本评估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69页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