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夜间土壤蓄冷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混合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土壤蓄能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TRNSYS软件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第18-34页 |
2.1 地埋管换热器模型 | 第18-23页 |
2.2 热泵机组模型 | 第23-26页 |
2.3 闭式冷却塔换热模型 | 第26-30页 |
2.4 土壤蓄冷的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夜间土壤蓄冷模型的建立 | 第34-48页 |
3.1 实验 | 第34-36页 |
3.2 南京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3.3 建筑负荷模拟——DEST软件模拟 | 第38-40页 |
3.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3.5 TRNSYS仿真模型的实现 | 第42-44页 |
3.6 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 | 第44-47页 |
3.7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4.1 运行模式的提出 | 第49-50页 |
4.2 系统运行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 系统运行对机组COP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节能经济性评价 | 第53-59页 |
5.1 系统能耗分析 | 第53-56页 |
5.2 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 第56-57页 |
5.3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