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块西段二叠纪开心岭群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7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弧后盆地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6页 |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7-18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8-19页 |
·开心岭群地层情况 | 第19-20页 |
·九十道班组(P_2j) | 第19-20页 |
·诺日巴尕日保组(P_2nr) | 第20页 |
·扎日根组(P_2z) | 第20页 |
·尕笛考组(P_2g) | 第20页 |
·区域岩浆岩发育情况 | 第20-23页 |
·区域矿产分布概况 | 第23页 |
·尕日赛瑙贡玛—埋扎铜银铅多金属成矿带 | 第23页 |
·当郎赛—玛日达卓铜银铅多金属成矿带 | 第23页 |
·区域地质演化概况 | 第23-26页 |
第3章 开心岭群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相分析 | 第26-46页 |
·研究区观测、实测剖面及沉积相分析 | 第26-42页 |
·剖面描述 | 第26-42页 |
·尕日赛瑙贡玛开心岭群观测剖面(N1) | 第26-29页 |
·当郎赛开心岭群观测剖面(N2) | 第29-30页 |
·玛日啊达州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1) | 第30-33页 |
·苟果尕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2) | 第33-35页 |
·阿日永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3) | 第35-39页 |
·左支开心岭群观测剖面(S4) | 第39-40页 |
·周琼玛鲁诺日巴尕日保组实测剖面 | 第40-42页 |
·昌都地块西段开心岭群区域对比 | 第42-46页 |
·扎日根组的区域对比 | 第42页 |
·诺日巴尕日保组的区域对比 | 第42-43页 |
·尕笛考组的区域对比 | 第43-44页 |
·九十道班组的区域对比 | 第44-46页 |
第4章 开心岭群沉积物物源区构造环境分析 | 第46-55页 |
·碎屑岩物源区构造环境分析 | 第46-47页 |
·碎屑岩矿物成分统计反映的物源区构造环境 | 第46-47页 |
·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物源区构造环境 | 第47页 |
·碳酸盐岩等化学沉积反应沉积盆地环境 | 第47-55页 |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51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2页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2-55页 |
第5章 开心岭群火山岩分布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 | 第55-73页 |
·尕笛考组火山岩 | 第55-60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57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7-58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8-59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59-60页 |
·诺日巴尕日保组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 第60-73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61-62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2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62-63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63-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6页 |
·昌都地块西段沉积相演化规律 | 第73-74页 |
·构造意义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图版及其说明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