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界定 | 第13-27页 |
(一) 法律意识的基础概念 | 第13-19页 |
1. 法律意识的内涵 | 第13-14页 |
2. 法律意识的结构 | 第14-17页 |
3. 法律意识的功能 | 第17-19页 |
(二) 公民法律意识的概述 | 第19-21页 |
1. 公民法律意识的构成 | 第19-20页 |
2. 公民法律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三)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1.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形成因素 | 第22-23页 |
2. 公民培养法律意识机制的现实模式 | 第23-24页 |
3.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机制的真正意义 | 第24-27页 |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实践分析 | 第27-34页 |
(一)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 第27-29页 |
1.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7-28页 |
2.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二)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制约因素 | 第29-34页 |
1.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 第31页 |
2. 计划经济制度的惯性 | 第31页 |
3. 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 | 第31-32页 |
4. 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32-34页 |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 第34-48页 |
(一)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 | 第34-39页 |
1. 构建民主的立法环境,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 | 第34-36页 |
2. 构建公正的司法环境,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赖感 | 第36-39页 |
(二)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发展 | 第39-48页 |
1. 逐步完善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 | 第39-40页 |
2.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 第40-42页 |
3. 严格执法,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安全感 | 第42-44页 |
4. 推广法律仪式,树立法律神圣观 | 第44-45页 |
5. 完善普法教育机制 | 第45-46页 |
6. 拓宽普法教育途径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