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界定第13-27页
    (一) 法律意识的基础概念第13-19页
        1. 法律意识的内涵第13-14页
        2. 法律意识的结构第14-17页
        3. 法律意识的功能第17-19页
    (二) 公民法律意识的概述第19-21页
        1. 公民法律意识的构成第19-20页
        2. 公民法律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第20-21页
    (三)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基本理论第21-27页
        1.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形成因素第22-23页
        2. 公民培养法律意识机制的现实模式第23-24页
        3.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机制的真正意义第24-27页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实践分析第27-34页
    (一)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现状第27-29页
        1.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建设取得的成就第27-28页
        2.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二)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制约因素第29-34页
        1.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第31页
        2. 计划经济制度的惯性第31页
        3. 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第31-32页
        4. 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第32-34页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与发展第34-48页
    (一)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第34-39页
        1. 构建民主的立法环境,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第34-36页
        2. 构建公正的司法环境,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赖感第36-39页
    (二)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发展第39-48页
        1. 逐步完善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第39-40页
        2.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第40-42页
        3. 严格执法,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安全感第42-44页
        4. 推广法律仪式,树立法律神圣观第44-45页
        5. 完善普法教育机制第45-46页
        6. 拓宽普法教育途径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沿海地区滨海湿地开发与保护分析及珠江口滨海湿地调查研究
下一篇: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免疫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