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与符号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4-18页 |
1.2.1 有机替代下土壤理化特性变化 | 第14-15页 |
1.2.2 土壤生物活性对配施有机肥的响应 | 第15-16页 |
1.2.3 有机替代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4 土壤环境因子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1.3 总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3 研究材料 | 第21-22页 |
2.3.1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3.3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22-25页 |
2.4.1 取样与样品处理 | 第22页 |
2.4.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第22-25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有机替代下棉田土壤物理特性 | 第26-30页 |
3.1 土壤水、气状况对有机替代施肥的响应 | 第26-27页 |
3.2 有机替代下土壤团聚体粒级变化 | 第27页 |
3.3 有机替代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 讨论 | 第28-29页 |
3.5 结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有机替代下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 第30-35页 |
4.1 土壤PH、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在有机替代下变化 | 第30-31页 |
4.2 有机替代施肥处理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4.3 有机替代施肥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 不同施肥下土壤磷、钾含量变化 | 第32-33页 |
4.5 讨论 | 第33-34页 |
4.6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有机替代施肥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5-43页 |
5.1 施肥对土壤营养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5.1.1 施肥对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5.1.2 不同施肥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 第37页 |
5.1.3 不同施肥下土壤蔗糖酶、β-葡糖苷酶活性 | 第37-38页 |
5.1.4 施肥对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 有机替代施肥下土壤生化过程 | 第39-41页 |
5.2.1 有机替代施肥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第39-40页 |
5.2.2 有机替代施肥下土壤基础呼吸与相对呼吸强度 | 第40-41页 |
5.3 讨论 | 第41-42页 |
5.4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有机替代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团聚体稳定性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 第43-49页 |
6.1 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雷达图综合分析 | 第44页 |
6.2 有机替代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生物学性状的解析 | 第44-45页 |
6.3 土壤生物活性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 第45-46页 |
6.4 讨论 | 第46-48页 |
6.5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七章 有机替代施肥下驱动连作棉田土壤抗逆酶与功能微生物变化的因子 | 第49-56页 |
7.1 有机替代施肥下土壤抗逆酶活性 | 第49-51页 |
7.2 施肥对棉田土壤拮抗微生物的影响 | 第51-52页 |
7.3 施肥对棉田土壤致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第52页 |
7.4 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丰度主成分分析 | 第52-53页 |
7.5 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及土壤酶和微生物冗余分析 | 第53-54页 |
7.6 讨论 | 第54-55页 |
7.7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57页 |
8.3 主要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