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风险因子的抚顺特钢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3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第14-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第18-26页
    2.1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第18-20页
    2.2 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第20-23页
    2.3 常用舞弊手段第23-26页
第3章 抚顺特钢财务舞弊案例介绍第26-38页
    3.1 抚顺特钢背景介绍第26-31页
    3.2 抚顺特钢财务舞弊案件回顾及处罚情况第31-34页
    3.3 抚顺特钢财务舞弊手段分析第34-38页
        3.3.1 虚增存货第34-35页
        3.3.2 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第35页
        3.3.3 虚假折旧第35页
        3.3.4 少记主营业务成本第35-38页
第4章 抚顺特钢财务舞弊后果分析第38-46页
    4.1 对市场影响第38-39页
        4.1.1 投资者信任危机第38页
        4.1.2 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38-39页
        4.1.3 对监管的质疑第39页
    4.2 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第39-41页
        4.2.1 中小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第39-40页
        4.2.2 债权人面临损失利息和本金的重大风险第40页
        4.2.3 员工面临失业和降薪风险第40-41页
        4.2.4 引起上下游厂商不良连锁反应第41页
    4.3 公司影响第41-46页
        4.3.1 对抚顺特钢自身的影响第41-44页
        4.3.2 对公司高管的影响第44-46页
第5章 抚顺特钢财务舞弊案例风险因子分析第46-60页
    5.1 目的和动机第46-49页
        5.1.1 经营压力第46-48页
        5.1.2 退市压力第48页
        5.1.3 融资压力第48-49页
    5.2 道德品质第49-51页
        5.2.1 高管道德扭曲第49-51页
        5.2.2 公司缺乏正向道德激励机制第51页
    5.3 舞弊机会第51-53页
        5.3.1 监督机制失效,内控未发挥作用。第51-52页
        5.3.2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第52-53页
        5.3.3 只重视业绩的企业文化第53页
    5.4 被发现可能性第53-58页
        5.4.1 企业内部发现的渠道受阻——“一言堂”第53-56页
        5.4.2 企业外部发现的渠道效率低——监管不力第56-58页
    5.5 受惩罚的性质与程度第58-60页
        5.5.1 现行法律缺乏震慑力第58-59页
        5.5.2 舞弊成本过低第59-60页
第6章 基于风险因子的案例启示第60-64页
    6.1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60-62页
    6.2 建立大监督格局下的控制环境第62页
    6.3 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第62-63页
    6.4 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档案第63页
    6.5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体系作用第63-64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7.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RFT的信号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始祖家族》(第三季)的字幕汉译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