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2.1 PWM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SHEPWM技术的研究 | 第18-24页 |
2.1 SHEPWM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1.1 单极性SHEPWM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1.2 双极性SHEPWM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2 牛顿迭代算法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遗传算法在特定消谐技术中的研究 | 第24-30页 |
3.1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3.2 遗传算法在特定消谐技术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3.3 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特定消谐技术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特定消谐技术的仿真分析 | 第30-48页 |
4.1 基于GA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30-34页 |
4.1.1 GA求解非线性超越方程组 | 第30-31页 |
4.1.2 基于GA的特定消谐技术仿真分析 | 第31-34页 |
4.2 基于HGA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34-38页 |
4.2.1 HGA求解非线性超越方程组 | 第34-36页 |
4.2.2 基于HGA的特定消谐技术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4.3 SHEPWM与SPWM的对比仿真研究 | 第38-42页 |
4.3.1 基于SPWM控制的三相逆变器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4.3.2 基于SHEPWM控制的三相逆变器仿真分析 | 第40页 |
4.3.3 两种方式控制下电压波形幅值的对比 | 第40-42页 |
4.4 不同负载时特定消谐技术的仿真分析 | 第42-47页 |
4.4.1 阻感性负载时特定消谐技术的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4.4.2 三相异步电动机时特定消谐技术的仿真分析 | 第43-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特定消谐式变频器系统设计 | 第48-58页 |
5.1 变频器的硬件总体设计 | 第48-49页 |
5.1.1 设计要求与总体结构框图 | 第48页 |
5.1.2 变频变压的设计 | 第48-49页 |
5.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9-51页 |
5.2.1 压频变换电路 | 第49页 |
5.2.2 模-数转换电路 | 第49-50页 |
5.2.3 数-模转换电路 | 第50页 |
5.2.4 存储器 | 第50-51页 |
5.3 功率电路的设计 | 第51-53页 |
5.3.1 逆变电路 | 第51-52页 |
5.3.2 隔离电路 | 第52页 |
5.3.3 保护电路 | 第52-53页 |
5.3.4 其他事项 | 第53页 |
5.4 硬件电路的检测 | 第53-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A | 第68-70页 |
附录B | 第70-72页 |
附录C | 第7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