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水利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鄱阳湖区所处地理位置第9页
    1.2 鄱阳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9-10页
    1.3 鄱阳湖区治理现状第10页
    1.4 鄱阳湖区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第10-11页
    1.5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第11页
    1.6 国内外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情况第11-12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自然、地理、水文及地质情况第13-25页
    2.1 自然地理情况第13页
    2.2 气象特性第13-14页
    2.3 水文情况第14-18页
        2.3.1 流域水文站网概况第14页
        2.3.2 主要水文站第14-18页
    2.4 径流第18-19页
    2.5 洪水第19-22页
        2.5.1 鄱阳湖水系洪水的形成及类型第19-20页
        2.5.2 洪水发生时间第20页
        2.5.3 洪水过程第20页
        2.5.4 洪水来源与地区组成第20-22页
    2.6 泥沙第22-24页
    2.7 地质环境第24-25页
第3章 生态环境现状第25-41页
    3.1 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第25-35页
        3.1.1 湿地生态第25-31页
        3.1.2 水生生态第31-32页
        3.1.3 水环境第32-35页
    3.2 主要环境问题第35-36页
        3.2.1 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生态产生影响第35页
        3.2.2 生物多样性呈降低趋势第35-36页
        3.2.3 枯水期氮磷指标超标第36页
        3.2.4 血吸虫病流行第36页
    3.3 环境保护目标第36-41页
        3.3.1 环境功能保护目标第36-37页
        3.3.2 环境敏感区域及主要保护对象第37-41页
第4章 水利建设情况第41-44页
    4.1 历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第41页
    4.2 近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第41-42页
        4.2.1 防洪工程建设第41-42页
        4.2.2 水利血防建设第42页
        4.2.3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第42页
    4.3 拟建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第42-44页
        4.3.1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第42-43页
        4.3.2 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第43页
        4.3.3 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第43-44页
第5章 水利建设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第44-63页
    5.1 长江及鄱阳湖流域上游水利建设对鄱阳湖的影响第44-49页
        5.1.1 鄱阳湖流域控制性工程及其影响第44-47页
        5.1.2 长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鄱阳湖的影响第47-49页
    5.2 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第49-61页
        5.2.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第49页
        5.2.2 对水生植被的影响第49-50页
        5.2.3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第50-53页
        5.2.4 对大型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第53页
        5.2.5 对水生生物通道的影响第53-54页
        5.2.6 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54页
        5.2.7 对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第54-55页
        5.2.8 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第55-56页
        5.2.9 对湿地生态的影响第56页
        5.2.10 对湿地类型的影响第56-58页
        5.2.11 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第58-59页
        5.2.12 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第59-61页
    5.3 流域生态补偿对生态的影响第61-63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1.1 发展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水利工程建设第63页
        6.1.2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积极作用第63-64页
        6.1.3 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湖区生态环境向好发展第64页
    6.2 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色金属矿山强酸性尾矿库无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临川文化区域文物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