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学自觉之关系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学自觉”说与“魏晋文学的自觉” | 第11-23页 |
第一节 “中国文学自觉”诸说述介 | 第11-16页 |
一、汉代文学自觉说 | 第12-13页 |
二、建安文学自觉说 | 第13-14页 |
三、魏晋文学自觉说 | 第14-15页 |
四、宋齐文学自觉说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自觉概念的界定及“魏晋文学自觉”论 | 第16-20页 |
一、自觉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文学自觉的“五化”标准 | 第18-19页 |
三、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化的发展过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魏晋文学自觉的时代土壤 | 第20-23页 |
一、社会离乱与“门阀制度”的建立 | 第20-21页 |
二、庄园经济与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 | 第21页 |
三、魏晋文学自觉的文化土壤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世说新语》与文学主体的觉醒 | 第23-37页 |
第一节 《世说新语》与文学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23-29页 |
一、崇尚个性、任诞放达 | 第24-26页 |
二、一往深情、追求自适 | 第26-29页 |
第二节 《世说新语》与文学审美、抒情意识的觉醒 | 第29-37页 |
一、品藻尚美、突显才性 | 第29-31页 |
二、雅爱清谈、游玄畅神 | 第31-34页 |
三、纵身自然、散怀山水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世说新语》与文学本体的独立 | 第37-53页 |
第一节 《世说新语》中的文学思想 | 第37-45页 |
一、《世说新语》中“文学”一词的内涵 | 第37-40页 |
二、重生命、重自然的文学观 | 第40-42页 |
三、《世说新语》中的作家、作品论 | 第42-44页 |
四、《世说新语》中的文学批评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世说新语》中的文学活动 | 第45-53页 |
一、“竹林七贤”的文学活动 | 第45-49页 |
二、王、谢家族的文学活动 | 第49-50页 |
三、其他人的文学活动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