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20页 |
1.1.1 T6SS的发现及功能简述 | 第12-13页 |
1.1.2 T6SS的结构组分及其功能 | 第13-15页 |
1.1.3 T6SS中的效应因子 | 第15-17页 |
1.1.4 T6SS中效应因子的运输方式 | 第17-18页 |
1.1.5 T6SS表达与组装的调控 | 第18-19页 |
1.1.6 T6SS的核心组成蛋白Hcp | 第19-20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5页 |
1.2.1 绿脓杆菌中六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PaHcp1功能研究 | 第20-23页 |
1.2.2 沙门氏杆菌中六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StHcp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23-25页 |
第2章 PaHcp1-Tse2蛋白质复合物的表达纯化和结晶 | 第25-40页 |
2.1 PaHcp1与Tse2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25页 |
2.2 PaHcp1与Tse2的质粒构建 | 第25-28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25页 |
2.2.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5-28页 |
2.3 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 第28-32页 |
2.3.1 蛋白质小量表达 | 第28-31页 |
2.3.2 蛋白质大量表达 | 第31页 |
2.3.3 蛋白质纯化 | 第31-32页 |
2.4 Se-Met标记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32-33页 |
2.5 蛋白结晶条件筛选及优化 | 第33页 |
2.6 PaHcp1-Tse2蛋白复合物晶体浸泡重金属 | 第33-34页 |
2.7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2.7.1 PaHcp1-Tse2复合物蛋白纯化 | 第34-35页 |
2.7.2 Se-Met标记的PaHcp1-Tse2复合物纯化 | 第35页 |
2.8 X射线晶体衍射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2.8.1 PaHcp1-Tse2蛋白质复合物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2.9 讨论分析 | 第36-40页 |
第3章 StHcp1-Tae4和StHcp2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结晶 | 第40-58页 |
3.1 StHcp1、StHcp2与Tae4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40页 |
3.2 StHcp1、StHcp2和Tae4的质粒构建 | 第40-44页 |
3.2.1 引物设计 | 第40-41页 |
3.2.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41-44页 |
3.3 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 第44-46页 |
3.3.1 蛋白质小量表达 | 第44-45页 |
3.3.2 蛋白质大量表达 | 第45-46页 |
3.3.3 蛋白质纯化 | 第46页 |
3.4 蛋白结晶条件筛选及优化 | 第46-47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3.5.1 StHcp1-Tae4和StHcp2蛋白纯化 | 第47-49页 |
3.6 StHcp1-Tae4和StHcp2蛋白质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第49-58页 |
3.6.1 晶体筛选方法 | 第49页 |
3.6.2 晶体优化和衍射前处理 | 第49-50页 |
3.6.3 X射线对晶体衍射的原理 | 第50页 |
3.6.4 衍射数据的收集 | 第50-51页 |
3.6.5 衍射数据的处理 | 第51页 |
3.6.6 晶体中的相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第51-52页 |
3.6.7 StHcp1-Tae4和StHcp2蛋白衍射数据的收集 | 第52-53页 |
3.6.8 StHcp2蛋白晶体结构解析 | 第53-56页 |
3.6.9 StHcp1-Tae4蛋白晶体结构解析 | 第56-58页 |
第4章 StHcp1和StHcp2蛋白相关功能研究 | 第58-67页 |
4.1 实验方法与流程 | 第58-60页 |
4.1.1 定点突变 | 第58-59页 |
4.1.2 StHcp1突变体与Tae4的结合实验 | 第59-60页 |
4.1.3 等温滴定量热 | 第60页 |
4.1.4 分析超速离心 | 第60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60-64页 |
4.2.1 StHcp1和StHcp2蛋白的结构 | 第60-62页 |
4.2.2 StHcp2的寡聚化 | 第62-63页 |
4.2.3 突出loop对StHcp2六元环稳定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 讨论分析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