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光周期对油菜广适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 拟南芥中开花的调控网络 | 第12-18页 |
1.2.1 春化途径 | 第13-14页 |
1.2.2 光周期途径 | 第14-16页 |
1.2.3 自主途径 | 第16页 |
1.2.4 赤霉素途径 | 第16页 |
1.2.5 年龄途径 | 第16-17页 |
1.2.6 温度途径 | 第17页 |
1.2.7 PHD锌指蛋白在拟南芥春化和光周期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 开花时间是复杂的数量性状 | 第18-19页 |
1.4 开花性状遗传模式的研究 | 第19页 |
1.5 油菜开花期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6 光周期敏感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1.7 水稻中光周期现象的研究 | 第22-23页 |
1.8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第23-24页 |
1.8.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含义 | 第23页 |
1.8.2 转录组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23-24页 |
1.9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5-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 试验材料的种植与花期的统计 | 第25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4 QTL定位及QTL的命名 | 第25-26页 |
2.5 人工气候箱材料种植及生长条件 | 第26页 |
2.6 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7 RNA的纯度测定和电泳检测 | 第27页 |
2.8 转录组测序 | 第27-29页 |
2.9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9页 |
2.10 GO和KEGG的分析 | 第29-3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1-51页 |
3.1 表型变异 | 第31-32页 |
3.2 亲本光周期敏感性的分析 | 第32-33页 |
3.3 DH群体在6个环境下的开花期QTL信息 | 第33-34页 |
3.4 光周期敏感性的分析 | 第34-36页 |
3.5 RNA-seq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 第36-51页 |
3.5.1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3.5.2 两个重复之间的比较 | 第38页 |
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第38-40页 |
3.5.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 | 第40-44页 |
3.5.5 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分析 | 第44-45页 |
3.5.6 在QTL区段内的差异基因 | 第45-47页 |
3.5.7 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7-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4.1 QTL定位结果的分析 | 第51页 |
4.2 QTL区段内基因的分析 | 第51-52页 |
4.3 转录组数据的讨论 | 第52页 |
4.4 丙409广适应性的分析 | 第52-53页 |
4.5 关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