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二、研究方法第7-8页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第8页
    四、文献综述第8-15页
        (一) 全生命周期理论相关文献综述第8-9页
        (二) PPP融资项目相关文献综述第9-15页
第二章 PPP项目发展现状第15-26页
    一、PPP项目发展规模现状第15-22页
        (一) 国外发展现状第15-17页
        (二) 国内发展现状第17-22页
    二、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发展现状第22-26页
        (一)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必要性第22-23页
        (二) 商业银行参与模式第23-26页
第三章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识别第26-30页
    一、风险识别方法第26页
    二、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第26-29页
        (一) 开发设计阶段第27页
        (二) 融资阶段第27-28页
        (三) 建设阶段第28页
        (四) 运营维护阶段第28-29页
    三、商业银行全生命周期风险体系表第29-30页
第四章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模型第30-41页
    一、风险分担原则第30-31页
        (一) 风险-控制力对称原则第30页
        (二) 风险-收益对称原则第30-31页
        (三) 风险损失上限原则第31页
        (四) 风险分担动态原则第31页
    二、风险分担指标选取第31-36页
        (一) 风险指标评价方法第31-32页
        (二) 风险指标评价赋值第32-36页
    三、灰色关联法建立风险分担模型第36-41页
        (一) 灰色关联分析第36-38页
        (二) 关联系数修正第38-41页
第五章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第41-53页
    一、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机理第41-43页
        (一) 初次分担对全面分担的影响第41-42页
        (二) 全面分担对跟踪再分担的影响第42页
        (三) 跟踪再分担对全面分担的影响第42-43页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担流程第43-47页
        (一) 基于控制力水平初次分担第44页
        (二) 基于谈判能力全面分担第44-45页
        (三) 基于动态循环跟踪再分担第45-47页
    三、全生命周期PPP项目最优风险分担模式第47-50页
        (一) 对开发设计阶段的风险分担第47-48页
        (二) 对融资阶段的风险分担第48页
        (三) 对建设阶段的风险分担第48-49页
        (四) 对运营阶段的风险分担第49-50页
    四、商业银行风险分担激励措施第50-51页
        (一) 经济激励第50-51页
        (二) 权利激励第51页
    五、商业银行风险分担约束措施第51-53页
        (一) 风险预备措施第51-52页
        (二) 惩罚措施第52-53页
第六章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商业银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议第53-57页
    一、建立风险预警制度第53-54页
    二、补充收益来源制度第54-56页
    三、引入合约再谈判制度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县级财力保障能力研究
下一篇:纳税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安徽省国税系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