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汽车总线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FlexRay总线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9-21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FlexRay总线协议分析 | 第21-30页 |
2.1 FlexRay总线概述 | 第21-22页 |
2.2 FlexRay总线拓扑及节点结构 | 第22-25页 |
2.2.1 FlexRay总线拓扑结构 | 第22-24页 |
2.2.2 FlexRay总线节点结构 | 第24-25页 |
2.3 FlexRay总线通信协议 | 第25-29页 |
2.3.1 编码和解码 | 第25-26页 |
2.3.2 帧格式 | 第26-27页 |
2.3.3 媒体访问控制 | 第27-28页 |
2.3.4 时钟同步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时隙动态分配的FlexRay静态段调度方法 | 第30-40页 |
3.1 FlexRay调度算法研究 | 第30-33页 |
3.1.1 静态段调度算法 | 第30-31页 |
3.1.2 动态段调度算法 | 第31-33页 |
3.2 基于SDAS的静态段通信机制 | 第33-37页 |
3.2.1 静态段通信机制 | 第33-34页 |
3.2.2 SDAS通信机制 | 第34-35页 |
3.2.3 消息可调度性分析 | 第35-37页 |
3.3 SDAS机制网络参数配置 | 第37-39页 |
3.3.1 帧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3.3.2 通信周期Tbus配置 | 第38-39页 |
3.3.3 静态段优化模型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FlexRay网络节点设计 | 第40-53页 |
4.1 FlexRay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 第40-45页 |
4.1.1 节点硬件架构 | 第41-42页 |
4.1.2 系统原理框图 | 第42-43页 |
4.1.3 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4.2 FlexRay网络节点软件设计 | 第45-48页 |
4.2.1 节点软件整体框架 | 第45页 |
4.2.2 初始化配置模块 | 第45-47页 |
4.2.3 数据收发模块 | 第47-48页 |
4.3 SDAS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4.3.1 SDAS调度器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4.3.2 关键技术设计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FlexRay网络验证平台 | 第53-69页 |
5.1 软件介绍 | 第53-58页 |
5.1.1 CodeWarrior软件 | 第53-54页 |
5.1.2 CANoe.FlexRay软件 | 第54-56页 |
5.1.3 Davinci Network Designer软件 | 第56-58页 |
5.2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8-62页 |
5.2.1 整体设计方案 | 第58页 |
5.2.2 仿真系统设计 | 第58-60页 |
5.2.3 虚拟节点的设计 | 第60-62页 |
5.3 实验系统测试 | 第62-68页 |
5.3.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62-65页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