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拱桥吊装施工拱圈安装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拱桥的现状和发展 | 第9-11页 |
1.2 大跨度拱桥主要施工方法 | 第11-16页 |
1.2.1 概述 | 第11页 |
1.2.2 支架施工法 | 第11-12页 |
1.2.3 缆索吊装施工法 | 第12-13页 |
1.2.4 劲性骨架施工法 | 第13页 |
1.2.5 转体施工法 | 第13-15页 |
1.2.6 同步提升法 | 第15-16页 |
1.3 大跨度箱形拱桥缆索吊装施工的特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大跨度拱桥拱圈安装仿真分析 | 第18-27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吊装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2.2.1 前进分析法 | 第19页 |
2.2.2 倒退分析法 | 第19-20页 |
2.3 吊装施工扣索索力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2.3.1 力矩平衡法 | 第20-22页 |
2.3.2 零位移法 | 第22-23页 |
2.4 杆系有限元方法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大跨度拱圈安装方法 | 第27-35页 |
3.1 传统拱圈安装方法介绍 | 第27-30页 |
3.1.1 传统拱圈安装方法施工步骤介绍 | 第27-30页 |
3.1.2 传统拱圈安装方法的特点 | 第30页 |
3.2 RITC拱圈安装方法介绍 | 第30-35页 |
3.2.1 RITC拱圈安装方法施工步骤介绍 | 第30-33页 |
3.2.2 RITC拱圈安装方法特点 | 第33-35页 |
4 RITC拱圈安装方法应用实例 | 第35-6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5-38页 |
4.1.1 结构形式 | 第35-36页 |
4.1.2 拱圈安装具体步骤 | 第36-38页 |
4.2 拱圈安装过程正装计算 | 第38-43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38页 |
4.2.2 控制参数确定原则 | 第38-40页 |
4.2.3 计算参数 | 第40页 |
4.2.4 拱圈安装流程及索力控制参数 | 第40-43页 |
4.3 拱圈拼装过程计算结果 | 第43-51页 |
4.3.1 扣索索力值计算结果 | 第43-45页 |
4.3.2 拱圈及拼接缝处应力计算结果 | 第45-47页 |
4.3.3 交界墩及扣塔计算结果 | 第47-51页 |
4.4 拆索过程计算结果 | 第51-58页 |
4.4.1 拉索拆除流程 | 第51-52页 |
4.4.2 拉索索力及应力计算结果 | 第52-53页 |
4.4.3 拱圈应力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4.4.4 交界墩及扣塔计算结果 | 第54-58页 |
4.5 预拱度结果 | 第58-59页 |
4.6 其他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 第59-63页 |
4.6.1 温度荷载 | 第59-61页 |
4.6.2 风荷载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采用两种拱圈安装方法施工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77页 |
5.1 拉索计算结果对比 | 第64-69页 |
5.2 拱圈应力计算结果对比 | 第69-74页 |
5.2.1 拱圈拼装过程应力值对比 | 第69-72页 |
5.2.2 拆索过程拱圈应力值对比 | 第72-74页 |
5.3 交界墩及钢扣塔结果对比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