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s的制备及其低温NH3-SCR脱硝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 第11-12页 |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 | 第11页 |
1.1.2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3 氮氧化物的污染防治 | 第12页 |
1.2 烟气脱硝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1.2.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 第12页 |
1.2.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 第12-13页 |
1.2.3 液体吸收法 | 第13页 |
1.2.4 固体吸附法 | 第13页 |
1.3 SCR脱硝技术现状 | 第13-15页 |
1.3.1 SCR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新型SCR催化剂 | 第14-15页 |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 | 第15页 |
1.4.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晶体结构 | 第15-18页 |
1.4.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催化应用 | 第18-1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Cu-BTC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3 Cu-BTC样品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4 Cu-BTC样品的物性表征 | 第22-24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4-33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25页 |
2.3.2 组成元素分析 | 第25-26页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 | 第26-28页 |
2.3.4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2.3.5 形貌分析 | 第29-32页 |
2.3.6 吸附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Cu-BTC的催化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 | 第34-52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2.3 Cu-BTC样品的活化 | 第35-36页 |
3.2.4 Cu-BTC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第36-37页 |
3.2.5 Cu-BTC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37页 |
3.2.6 Cu-BTC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 第37-38页 |
3.2.7 原位傅里叶红外测试 | 第38-39页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50页 |
3.3.1 Cu-BTC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9-41页 |
3.3.2 Cu-BTC催化剂的机理研究 | 第41-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其他MOFs材料作为SCR催化剂的探索 | 第52-62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4页 |
4.2.3 MOF-5的制备 | 第54页 |
4.2.4 MOF-5的物性表征 | 第54页 |
4.2.5 MOF-5的活性测试 | 第54-55页 |
4.2.6 MIL-101(Cr)的制备 | 第55页 |
4.2.7 MIL-101(Cr)的物性表征 | 第55页 |
4.2.8 MIL-101(Cr)的活性测试 | 第55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4.3.1 MOF-5的物性表征分析 | 第55-58页 |
4.3.2 MOF-5的活性评价 | 第58页 |
4.3.3 MIL-101(Cr)的物性表征分析 | 第58-60页 |
4.3.4 MIL-101(Cr)的活性评价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