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奥氏体无磁钢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3 奥氏体无磁钢的分类 | 第13-15页 |
1.3.1 奥氏体无磁不锈钢 | 第13页 |
1.3.2 奥氏体无磁高锰钢 | 第13-15页 |
1.4 影响无磁钢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 | 第15-18页 |
1.4.1 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稳定性的作用 | 第15-16页 |
1.4.2 热处理和塑性变形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3 低温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1.5 无磁钢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 | 第18-20页 |
1.5.1 非不锈的无磁钢 | 第18-19页 |
1.5.2 无磁不锈钢及不锈耐蚀合金 | 第19-20页 |
1.6 本文所研究的钢种 | 第20-21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23-26页 |
2.2.1 热模拟实验 | 第23-24页 |
2.2.2 热轧 | 第24-25页 |
2.2.3 固溶-时效热处理 | 第25-26页 |
2.3 试样的制备与检测 | 第26-30页 |
2.3.1 拉伸实验 | 第26-27页 |
2.3.2 冲击试实验 | 第27页 |
2.3.3 磁导率测试试样 | 第27-28页 |
2.3.4 金相观察 | 第28页 |
2.3.5 扫描试样拉伸断口组织的观察 | 第28页 |
2.3.6 电子探针 | 第28-29页 |
2.3.7 TEM观察 | 第29页 |
2.3.8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NMAG100无磁钢变形抗力模型 | 第30-46页 |
3.1 变形抗力研究基本理论 | 第30-34页 |
3.1.1 影响金属变形抗力的因素 | 第30-31页 |
3.1.2 热加工金属变形抗力模型 | 第31-34页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43页 |
3.2.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第34-36页 |
3.2.2 热变形参数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3 热变形参数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 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3.3.1 数学模型建立的原则 | 第43-44页 |
3.3.2 Nmag100无磁钢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NMAG100无磁钢的制备及组织、力学和磁性能 | 第46-72页 |
4.1 奥氏体钢变形机理的研究 | 第46-48页 |
4.1.1 奥氏体钢的层错能 | 第46页 |
4.1.2 孪生变形及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4.1.3 孪生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 热轧实验钢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48-57页 |
4.2.1 热轧实验钢组织 | 第48-50页 |
4.2.2 热轧实验钢的力学性能 | 第50-57页 |
4.3 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实验钢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57-63页 |
4.3.1 固溶处理后实验钢的组织 | 第57-59页 |
4.3.2 固溶处理后实验钢的力学性能 | 第59-63页 |
4.4 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实验钢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63-68页 |
4.4.1 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实验钢的组织 | 第63-64页 |
4.4.2 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后实验钢的力学性能 | 第64-68页 |
4.5 热处理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1 热处理对实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5.2 热处理对实验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4.6 实验钢的磁导率性能 | 第70-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