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托尔斯泰娅的小说《野猫精》的反乌托邦主题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第9-12页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第9-11页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1-12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2-20页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第12-16页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第16-20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第22-38页
    2.1 俄罗斯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思想第22-33页
        2.1.1 俄罗斯文学中的乌托邦思想第22-25页
        2.1.2 俄罗斯文学中的反乌托邦思想第25-29页
        2.1.3 俄罗斯文学中乌托邦思想与反乌托邦思想的关系第29-33页
    2.2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反乌托邦特质第33-36页
        2.2.1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第33-35页
        2.2.2 反乌托邦性——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天然本性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野猫精》中的反技术乌托邦第38-49页
    3.1 机器化社会与机械化语言第38-41页
    3.2 在人与动物之间——传统性别角色的颠覆第41-45页
        3.2.1 传统男性形象的变异第42-44页
        3.2.2 女性传统光环的消解第44-45页
    3.3 从精神到肉体——人性与兽性的逆转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野猫精》中的极权主义和反政治乌托邦第49-61页
    4.1 极权制度下的统治者与民众第49-53页
    4.2 极权制度下的“灰色”知识分子第53-58页
    4.3 极权制度下的“理想”知识分子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野猫精》中的末世反乌托邦第61-67页
    5.1 《野猫精》中的时空结构第61-62页
    5.2 《野猫精》中的悲观基调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例证来源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P平台无线信号通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
下一篇:言语行为理论下俄语对话言语反应词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