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研究内容及方向 | 第11页 |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基于MAS的基站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模型 | 第13-31页 |
| 2.1 基站风光氢分布式供电系统的系统结构 | 第13-16页 |
| 2.2 Agent技术理论 | 第16-21页 |
| 2.2.1 Agent的结构定义 | 第17-20页 |
| 2.2.2 分布式能量控制系统中的Agent结构 | 第20-21页 |
| 2.3 多Agent系统概念以及体系结构 | 第21-27页 |
| 2.3.1 多Agent系统的环境特性 | 第21页 |
| 2.3.2 多Agent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21-24页 |
| 2.3.3 多Agent之间的通信 | 第24-27页 |
| 2.4 基于多Agent系统的分布式混合供电系统 | 第27-29页 |
| 2.4.1 基于MAS的能量管理系统结构 | 第27-28页 |
| 2.4.2 能量管理系统核心Agent的功能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基于MAS的能量管理决策与协商 | 第31-43页 |
| 3.1 MAS的协作与协商 | 第31-32页 |
| 3.1.1 协作与协调的必要性 | 第31页 |
| 3.1.2 MAS中的协作类型和方法 | 第31-32页 |
| 3.2 合同网交互协议 | 第32-37页 |
| 3.2.1 传统的合同网交互协议 | 第32-34页 |
| 3.2.2 一种改进的动态合同网交互协议 | 第34-37页 |
| 3.3 移动基站新能源分布式供电系统能量的管理协调 | 第37-42页 |
| 3.3.1 混合供电系统的优化目标 | 第37-38页 |
| 3.3.2 电源Agent的几种状态 | 第38-39页 |
| 3.3.3 分布式供电能量协调过程 | 第39-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分布式能量管理仿真系统设计 | 第43-61页 |
| 4.1 MAS仿真平台JADE | 第43-50页 |
| 4.1.1 JADE概述及简介 | 第43-44页 |
| 4.1.2 JADE平台的体系结构及特点 | 第44-46页 |
| 4.1.3 JADE中Agent及其执行 | 第46-48页 |
| 4.1.4 基于JADE的仿真系统开发步骤 | 第48-50页 |
| 4.2 能量管理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 4.3 仿真系统协议及控制算法设计 | 第51-53页 |
| 4.4 仿真系统的Agent及其行为详细设计 | 第53-55页 |
| 4.5 仿真系统的通信设计 | 第55-5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分布式能量管理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61-79页 |
| 5.1 仿真系统的初始化 | 第61-62页 |
| 5.2 核心功能主体及其行为实现 | 第62-75页 |
| 5.2.1 LoadAgent及其行为的实现 | 第62-63页 |
| 5.2.2 PowerAgent及其行为的实现 | 第63-66页 |
| 5.2.3 ManageAgent及其行为的实现 | 第66-75页 |
| 5.3 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仿真结果 | 第75-7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附录1 论文使用缩写说明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