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农业观光园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1.4.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4.2 农业观光园分类 | 第13-14页 |
1.4.3 观光农业的特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6 国内外农业观光园发展进程 | 第16-19页 |
1.6.1 世界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1.6.2 我国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 农业观光园规划的设计原则与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2.1.1 生态效益优先 | 第19页 |
2.1.2 稳定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 | 第19页 |
2.1.3 以农业为基础,农游结合 | 第19-20页 |
2.2 景观规划理论 | 第20-26页 |
2.2.1 景观生态学 | 第20-21页 |
2.2.2 景观美学 | 第21页 |
2.2.3 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理论 | 第21页 |
2.2.4 植物群落学理论 | 第21-22页 |
2.2.5 农业科学 | 第22-23页 |
2.2.6 旅游学 | 第23-24页 |
2.2.7 经济学 | 第24-25页 |
2.2.8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 | 第25-26页 |
3 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 第26-28页 |
3.1 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生态规划 | 第26页 |
3.2 合理划分功能分区 | 第26页 |
3.3 依据环境容量规划游赏体系 | 第26页 |
3.4 景观种植体系规划 | 第26-27页 |
3.5 加强生态规划 | 第27页 |
3.6 依据农业观光园类型开发旅游产业 | 第27-28页 |
4 青县现代农业观光园案例实践 | 第28-43页 |
4.1 青县现代农业观光园概况 | 第28-29页 |
4.1.1 规划区概况 | 第28页 |
4.1.2 规划区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4.2 核心区条件的 SWOT 分析 | 第29-30页 |
4.2.1 优势 | 第29页 |
4.2.2 劣势 | 第29页 |
4.2.3 机遇 | 第29-30页 |
4.2.4 挑战 | 第30页 |
4.2.5 小结 | 第30页 |
4.3 园区规划依据 | 第30-31页 |
4.3.1 国家政策 | 第30-31页 |
4.3.2 地方政策 | 第31页 |
4.3.3 相关规划 | 第31页 |
4.3.4 相关规范和准则 | 第31页 |
4.4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 第31-36页 |
4.4.1 布局思路 | 第33页 |
4.4.2 布局结构 | 第33页 |
4.4.3 功能分区 | 第33-36页 |
4.5 园区道路规划 | 第36-38页 |
4.6 园区植被系统规划 | 第38-39页 |
4.6.1 设计原则 | 第38页 |
4.6.2 设计思路 | 第38页 |
4.6.3 规划中首选的常用植物 | 第38-39页 |
4.7 环卫设施规划 | 第39-41页 |
4.7.1 厕所分布 | 第39页 |
4.7.2 垃圾处理方式 | 第39页 |
4.7.3 便利店 | 第39页 |
4.7.4 医疗急救点 | 第39-40页 |
4.7.5 旅游信息标识系统 | 第40页 |
4.7.6 公共电话 | 第40-41页 |
4.8 核心区内各个分区的用地规模经济技术指标 | 第41-4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5.1 结论 | 第43页 |
5.2 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