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游民化”趋向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失地农民“游民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一、失地农民 | 第17页 |
二、“游民” | 第17-18页 |
三、生产安置 | 第18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一、土地地租理论 | 第18-19页 |
二、社会排斥理论 | 第19-20页 |
三、社会保障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失地农民“游民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失地农民“游民化”的基本情况 | 第21-27页 |
一、失地农民“游民化”的具体表现(以株洲市为例) | 第21-26页 |
二、失地农民“游民化”的特点 | 第26-27页 |
三、失地农民“游民化”产生的问题 | 第27页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游民化”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一、政策制定相对滞后 | 第27-29页 |
二、管理执行相对缺位 | 第29-30页 |
三、社会环境亟待优化 | 第30-31页 |
四、综合能力普遍偏低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避免失地农民“游民化”的对策 | 第33-48页 |
第一节 优化环境,营造关注失地农民的良好氛围 | 第33-34页 |
一、消除社会偏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 | 第33-34页 |
二、倡导社会关怀,共同帮扶失地农民群体 | 第34页 |
第二节 强化管理,打造失地农民创业就业有效平台 | 第34-45页 |
一、消除制度阻隔,为失地农民提供政策保障 | 第34-36页 |
二、改进服务形式,构建专门的失地农民就业体系 | 第36-39页 |
三、创新工作方式,构建失地农民创业支援体系 | 第39-44页 |
四、强化监管力度,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优化服务,建设失地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 第45-47页 |
一、强化社区自身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二、强化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市民文化 | 第46页 |
三、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特别是开展再就业培训服务 | 第46-47页 |
第四节 主动学习,提高失地农民自身能力素养 | 第47-48页 |
一、转变观念,主动迎接变革和挑战 | 第47页 |
二、加强学习,增强城市适应能力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