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景观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前言第8-14页
    1.1 湿地及湿地分类第8-9页
        1.1.1 湿地的定义第8页
        1.1.2 湿地分类第8-9页
    1.2 湿地公园及湿地公园分类第9-10页
        1.2.1 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第9页
        1.2.2 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区别第9-10页
    1.3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1 国内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2 国外研究进展第12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2 研究地概况第14-17页
    2.1 地理位置第14页
    2.2 气候条件第14页
    2.3 地质地貌第14页
    2.4 土壤条件第14-15页
    2.5 水文及水质第15页
    2.6 湿地资源第15-17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3页
    3.1 研究内容第17页
        3.1.1 物种多样性第17页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第17页
        3.1.3 植物景观评价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2.1 植物多样性调查第17-18页
    3.3 统计分析第18-23页
        3.3.1 重要值计算第18页
        3.3.2 植物群落多样性计算第18-19页
        3.3.3 植物景观评价第19-23页
            3.3.3.1 层次分析法第19-21页
            3.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1-22页
            3.3.3.3 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法第22-23页
    3.4 数据分析第2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3-46页
    4.1 维管植物组成第23-24页
    4.2 植物科属种统计分析第24-25页
    4.3 植物区系组成第25-29页
        4.3.1 科的区系分析第25-27页
        4.3.2 属的区系分析第27-29页
    4.4 植物生活型分析第29-30页
    4.5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0-36页
        4.5.1 维管植物重要值第30-31页
        4.5.2 植物群落类型划分第31-33页
        4.5.3 多样性分析第33-36页
    4.6 植物景观评价第36-46页
        4.6.1 景观类型划分第36-37页
            4.6.1.1 针叶林植物景观第36-37页
            4.6.1.2 阔叶林植物景观第37页
            4.6.1.3 针阔混交林景观第37页
            4.6.1.4 草甸植物景观第37页
        4.6.2 景观评价第37-46页
            4.6.2.1 AHP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7-38页
            4.6.2.2 准则层的选取第38页
            4.6.2.3 评价指标的含义第38-40页
            4.6.2.4 指标权重的测定第40-42页
            4.6.2.5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2-44页
            4.6.2.6 SBE美景度评价法第44-4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6-50页
    5.1 结论第46-47页
    5.2 讨论第47-50页
        5.2.1 开发利用现状第47页
        5.2.2 保护现状第47页
        5.2.3 存在问题第47-48页
        5.2.4 措施建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 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第54-81页
附录B 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8类典型群落图第81-83页
附录C 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问卷第83-84页
附录D 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照片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与特色研究
下一篇:基于贵州布依族生态文化的景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