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与特色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文献研究 | 第12页 |
1.3.2 田野调查 | 第12页 |
1.3.3 类型分析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文化遗产 | 第13页 |
2.1.2 文化景观 | 第13页 |
2.1.3 乡村景观 | 第13-14页 |
2.1.4 客家民系 | 第14页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3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概况与景观分析 | 第19-43页 |
3.1 赣州客家源流 | 第19-20页 |
3.2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分布 | 第20-22页 |
3.3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概况 | 第22-24页 |
3.4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构成要素 | 第24-27页 |
3.4.1 自然环境要素 | 第24-25页 |
3.4.2 物质景观要素 | 第25-26页 |
3.4.3 非物质文化要素 | 第26-27页 |
3.5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现存类型 | 第27-43页 |
3.5.1 田园村落 | 第27-30页 |
3.5.2 客家民居 | 第30-36页 |
3.5.3 风景建筑 | 第36-43页 |
4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实证研究 | 第43-72页 |
4.1 赣县白鹭古村 | 第43-48页 |
4.1.1 选址布局 | 第43-45页 |
4.1.2 遗产要素 | 第45-48页 |
4.1.3 遗产特色 | 第48页 |
4.2 宁都县东龙古村 | 第48-53页 |
4.2.1 选址布局 | 第48-50页 |
4.2.2 遗产要素 | 第50-53页 |
4.2.3 遗产特色 | 第53页 |
4.3 赣县夏浒村 | 第53-56页 |
4.3.1 选址布局 | 第53页 |
4.3.2 遗产要素 | 第53-55页 |
4.3.3 遗产特色 | 第55-56页 |
4.4 瑞金市密溪村 | 第56-60页 |
4.4.1 选址布局 | 第56-57页 |
4.4.2 遗产要素 | 第57-60页 |
4.4.3 遗产特色 | 第60页 |
4.5 会昌县羊角水堡 | 第60-63页 |
4.5.1 选址布局 | 第60-61页 |
4.5.2 遗产要素 | 第61-63页 |
4.5.3 遗产特色 | 第63页 |
4.6 南康区谭邦古城 | 第63-67页 |
4.6.1 选址布局 | 第64-65页 |
4.6.2 遗产要素 | 第65-67页 |
4.6.3 遗产特色 | 第67页 |
4.7 龙南县关西新围 | 第67-72页 |
4.7.1 选址布局 | 第68-69页 |
4.7.2 遗产要素 | 第69-71页 |
4.7.3 景观特色 | 第71-72页 |
5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风貌特色 | 第72-85页 |
5.1 传承中原文化特色 | 第72-73页 |
5.2 因地制宜利用自然 | 第73-78页 |
5.2.1 依山傍水,择吉而居 | 第73-76页 |
5.2.2 乡土植物,自然配置 | 第76-78页 |
5.2.3 就地取材,营造建筑 | 第78页 |
5.3 民居建筑朴素精美 | 第78-83页 |
5.3.1 住宅布局向心汇聚 | 第79-81页 |
5.3.2 风景建筑巧饰自然 | 第81-82页 |
5.3.3 建筑色彩朴素淡雅 | 第82页 |
5.3.4 建筑装饰细致精美 | 第82-83页 |
5.4 民俗文化古朴浓郁 | 第83-85页 |
6 讨论与结论 | 第85-93页 |
6.1 问题讨论 | 第85-91页 |
6.1.1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与其他地区的异同点 | 第85-89页 |
6.1.2 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重点 | 第89-91页 |
6.2 研究结论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