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导论 | 第9-21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7页 |
1. 国外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 | 第11-14页 |
2. 国内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 | 第14-17页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4.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二、基于传统抚育模式的三角家庭结构 | 第21-25页 |
(一) 传统抚育模式下的三角家庭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二) 三角家庭理论阐释下的三角家庭结构模型 | 第22-25页 |
1. 三角家庭是最为稳定的结构模式 | 第22-23页 |
2. 三角家庭结构中夫妇关系与亲子关系缺一不可 | 第23-24页 |
3. 三角家庭结构会不断向外繁衍和扩展 | 第24-25页 |
三、基于隔代抚育的“421家庭结构” | 第25-32页 |
(一) 基于隔代抚育的“421家庭结构”模型 | 第25-27页 |
(二) 从“三角家庭”到“叠加的三角家庭”的演变 | 第27-32页 |
1. 家庭结构的重组 | 第27-29页 |
2. 家庭成员抚育角色的变换 | 第29-30页 |
3. 代际关系的调整 | 第30-32页 |
四、“叠加的三角家庭结构”的形成逻辑 | 第32-36页 |
(一) 满足“独一代”个体的需求 | 第32-33页 |
(二) “独一代”女性追求独立 | 第33-34页 |
(三) 祖辈“老有所养”的策略性选择 | 第34-35页 |
(四) “传统”与“现代”共存 | 第35-36页 |
五、叠加的三角家庭的内构缺陷及改善建议 | 第36-41页 |
(一) 家庭内构异化及其后果 | 第36-38页 |
1. 祖辈与“独一代”子女的代际冲突 | 第36-37页 |
2. “独一代”身体缺场:家庭对“独二代”的管教困难 | 第37-38页 |
3. “独一代”与“独二代”之间亲子关系疏离 | 第38页 |
(二) 改善结构缺陷的路径 | 第38-41页 |
1. 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的磨合与自我调适 | 第39页 |
2. 家庭外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421家庭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表”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