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非师范生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解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言第13-22页
    1.1 问题的起源第14-15页
    1.2 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16-20页
        1.3.1 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第17-19页
        1.3.2 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第19-20页
    1.4 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2 大学生问卷统计结果第22-56页
    2.1 问卷分析第22-54页
        2.1.1 人类学部分问卷的数据分析第23-28页
        2.1.2 继续深造部分问卷数据分析第28-45页
        2.1.3 教师志愿部分问卷数据分析第45-54页
    2.2 统计结论第54-56页
3 非师范生个案分析第56-69页
    3.1 家庭的基本情况第57-59页
        3.1.1 H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第57-58页
        3.1.2 P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第58页
        3.1.3 Lj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第58-59页
        3.1.4 ZH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第59页
        3.1.5 Yi同学的家庭基本情况第59页
    3.2 入学前的个人经历第59-65页
        3.2.1 H同学的入学前经历第59-61页
        3.2.2 Lj同学的入学前经历第61-64页
        3.2.3 P同学的入学前经历第64-65页
        3.2.4 Yi同学的入学前经历第65页
        3.2.5 ZH同学的入学前经历第65页
    3.3 读研的选择第65-69页
        3.3.1 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第65-67页
        3.3.2 Yi和P同学读研的选择第67页
        3.3.3 H同学读研的选择第67页
        3.3.4 ZH同学读研的选择第67页
        3.3.5 Lj同学读研的选择第67-68页
        3.3.6 读研选择小结第68-69页
4 非师范生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第69-90页
    4.1 投身教师职业的缘起第69-76页
        4.1.1 ZH同学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第69-70页
        4.1.2 Yi同学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第70页
        4.1.3 P同学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第70-72页
        4.1.4 Lj同学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第72-73页
        4.1.5 H同学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第73-75页
        4.1.6 投身教师职业的原因总结第75-76页
    4.2 在CCNU的学习感受第76-78页
        4.2.1 现行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第76页
        4.2.2 被观察者的学习体会第76-78页
    4.3 成长过程中的田野观察第78-90页
        4.3.1 研究的背景第80-81页
        4.3.2 准备进入田野第81-83页
        4.3.3 进入田野观察第83-85页
        4.3.4 田野观察中教室座位第85-87页
        4.3.5 QQ空间里的田野第87-90页
5 研究结论及反思第90-100页
    5.1 被观察者高考志愿的遭遇第90-91页
    5.2 被观察者的教师招聘境遇第91-92页
    5.3 被观察者的专业学习体会第92页
    5.4 我国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第92-93页
    5.5 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举例第93页
    5.6 现实培养课程存在的问题第93-94页
    5.7 非师范生教师成长的途径第94-99页
        5.7.1 加强教师教育知识学习第96页
        5.7.2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第96-98页
        5.7.3 增加班主任实习内容第98-99页
    5.8 本次研究中的反思和不足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附录第104-108页
    附录一 采访申明第104-105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105-106页
    附录三 调查问卷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式互感器的传变特性及对变压器差动保护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广州市北部山区农产品“农消对接”供应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