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3个无性系生长量与经济效益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桉树概况 | 第10-11页 |
1.2 桉树无性系的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桉树种源引进和选育 | 第11-12页 |
1.2.2 桉树杂交育种 | 第12-13页 |
1.2.3 桉树的无性系选育 | 第13-14页 |
1.3 桉树营林技术 | 第14-16页 |
1.3.1 选择地块 | 第14页 |
1.3.2 林地的清理和施肥 | 第14-15页 |
1.3.3 造林 | 第15页 |
1.3.4 病虫害防治 | 第15页 |
1.3.5 抚育管理 | 第15-16页 |
1.4 桉树经济效益研究 | 第16-17页 |
1.4.1 森林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桉树经济效益分析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第18-24页 |
2.1 自然社会环境 | 第18-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气候与水文 | 第18页 |
2.1.3 土壤 | 第18-19页 |
2.1.4 植被 | 第19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1页 |
2.3. 研究内容与调查方法 | 第21-23页 |
2.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3.2 外业调查方法 | 第22页 |
2.3.3 内业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4-42页 |
3.1 不同无性系植苗林生长量比较 | 第24-29页 |
3.1.1 保存率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3.1.2 树高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1.3 胸径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3.1.4 蓄积量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3.2 不同无性系萌芽林生长量比较 | 第29-34页 |
3.2.1 存活率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3.2.2 树高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3.2.3 胸径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3.2.4 蓄积量生长量比较分析 | 第34页 |
3.3 植苗林与萌芽林生长量比较 | 第34-38页 |
3.3.1 树高的差异分析 | 第34-36页 |
3.3.2 胸径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3.3.3 蓄积量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3.4 植苗林与萌芽林经济效益比较 | 第38-42页 |
3.4.1 3个无性系的产量 | 第38-39页 |
3.4.2 两种造林模式的造林成本 | 第39页 |
3.4.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4.1 结论 | 第42-43页 |
4.2 建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