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4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柱芳烃的前期工作 | 第14-18页 |
·柱芳烃的合成方法 | 第18-21页 |
·BF3O(C2H5)2催化 | 第18-19页 |
·对甲苯磺酸催化 | 第19-21页 |
·柱[n]芳烃(n=6,7)的合成及性能 | 第21-23页 |
·柱[5]芳烃的构型及手性研究 | 第23-28页 |
·柱[5]芳烃的构型特征 | 第24-26页 |
·柱[5]芳烃的手性研究 | 第26-28页 |
·柱[5]芳烃的结构修饰 | 第28-35页 |
·柱前修饰 | 第28-31页 |
·柱后修饰 | 第31-33页 |
·柱前柱后交叉修饰 | 第33-35页 |
·柱[5]芳烃芳的性质及功能 | 第35-42页 |
·阳离子 | 第36-37页 |
·阴离子 | 第37-38页 |
·中性分子 | 第38页 |
·自组装 | 第38-41页 |
·其它领域 | 第41-4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42-44页 |
·研究内容 | 第42-43页 |
·创新点 | 第43-44页 |
第二章 混柱[5]芳烃的合成及与卤代烃的作用 | 第44-59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58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5页 |
·中间体 2b-i 的合成 | 第45-46页 |
·中间体 2b 的合成 | 第45页 |
·中间体 2c 和 2g 的合成 | 第45-46页 |
·中间体 2i 的合成 | 第46页 |
·混柱[5]芳烃的合成 | 第46-50页 |
·柱芳烃与卤代烃的主客体络合性能 | 第50-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混柱[5]芳烃的自组装性能研究 | 第59-73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72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60页 |
·含有醇羟基侧链的混柱[5]芳烃 4 和 5 的合成 | 第60-61页 |
·混柱芳烃 3b 的自组装性能研究 | 第61-63页 |
·混柱芳烃 3g 的自组装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醇羟基柱[5]芳烃 5 的自组装性能 | 第64-69页 |
·烷基链长度对混柱[5]芳烃的自组装影响 | 第69-70页 |
·化合物 3b 和 5 的自组装比较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三种不同对称性柱[5]芳烃的晶体结构及主客体络合性能研究 | 第73-84页 |
·引言 | 第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9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73-74页 |
·非对称柱[5]芳烃(4a-4d)的合成 | 第74-75页 |
·三种构型柱[5]芳烃的晶体结构研究 | 第75-79页 |
·三种构型柱[5]芳烃对客体 DBB 的络合性能研究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柱[5]芳烃的构型研究 | 第84-97页 |
·引言 | 第84页 |
·实验部分 | 第84-96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84页 |
·柱[5]芳烃衍生物 3a,3a-2 和 3a-3 的主客体络合性能 | 第84-90页 |
·柱[5]芳烃 3a-3 的构型研究 | 第90-95页 |
·柱[5]芳烃 3a-3 与客体作用模型的提出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7页 |
附录 | 第107-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附件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