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概况 | 第14-19页 |
1.2.1 国内外总体进展情况 | 第14-15页 |
1.2.2 等离子鞘套实验技术方面进展 | 第15-16页 |
1.2.3 等离子鞘套中的电磁问题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4 存在问题总结与分析 | 第18-19页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等离子产生与电波传播理论基础 | 第22-5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等离子鞘套的产生机理和基本参数 | 第22-28页 |
2.2.1 高温气体电离的机理和主要过程 | 第22-25页 |
2.2.2 等离子的物理模型和基本参数 | 第25-28页 |
2.3 等离子鞘套的地面模拟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1 等离子鞘套地面模拟产生方法 | 第28-31页 |
2.3.2 等离子鞘套模拟方法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2.4 等离子诊断的原理与方法 | 第32-40页 |
2.4.1 朗缪尔探针法 | 第32-35页 |
2.4.2 微波诊断法 | 第35-38页 |
2.4.3 光学诊断法 | 第38-40页 |
2.5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40-48页 |
2.5.1 等离子体的介质特性 | 第40-41页 |
2.5.2 均匀等离子体中的电波传播 | 第41-43页 |
2.5.3 非均匀等离子体的电波传播求解 | 第43-45页 |
2.5.4 复杂形状等离子传播特性的FDTD求解 | 第45-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等离子鞘套地面模拟与诊断分析 | 第50-82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等离子鞘套特性及模拟方法分析 | 第51-57页 |
3.2.1 典型再入飞行器的等离子鞘套特性 | 第51-54页 |
3.2.2 气体放电模拟等离子鞘套的可行性分析 | 第54-56页 |
3.2.3 辉光放电模拟等离子鞘套的难点分析 | 第56-57页 |
3.3 大面积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产生方法 | 第57-68页 |
3.3.1 大面积自持辉光放电的前期实验 | 第57-59页 |
3.3.2 环形扩散辉光放电的原理和设计思想 | 第59-62页 |
3.3.3 环形扩散辉光放电原理验证实验 | 第62-63页 |
3.3.4 环形扩散式等离子发生器设计 | 第63-68页 |
3.4 等离子发生器的参数诊断 | 第68-73页 |
3.4.1 中心电子密度诊断 | 第68-70页 |
3.4.2 电子密度分布均匀性诊断 | 第70-71页 |
3.4.3 碰撞频率估算 | 第71-73页 |
3.5 地面模拟能力与真实性分析 | 第73-80页 |
3.5.1 电子密度模拟能力分析 | 第73-75页 |
3.5.2 碰撞频率差异及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3.5.3 流场速度差异及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UHF/L/S频段电磁波在等离子中传播特性研究 | 第82-98页 |
4.1 引言 | 第82页 |
4.2 等离子中电磁波传播实验系统 | 第82-90页 |
4.2.1 实验系统组成和原理 | 第83-84页 |
4.2.2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与标校 | 第84-89页 |
4.2.3 幅/相测量精度验证实验 | 第89-90页 |
4.3 UHF/L/S频段电波传播及“黑障”再现实验 | 第90-96页 |
4.3.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90页 |
4.3.2 电波传播理论预期 | 第90-92页 |
4.3.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第92-93页 |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3-96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等离子薄层中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 第98-112页 |
5.1 引言 | 第98页 |
5.2 “薄层现象”问题回顾 | 第98-100页 |
5.3 等离子薄层中的电波传播实验研究 | 第100-109页 |
5.3.1 理论预期 | 第100-102页 |
5.3.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102-104页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8页 |
5.3.4 “薄层现象”可能的原因分析 | 第108-10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9-112页 |
第六章 等离子体中低频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 第112-134页 |
6.1 引言 | 第112-113页 |
6.2 等离子中低频电磁波传播实验 | 第113-119页 |
6.2.1 平面波(远场波)理论预期 | 第113-114页 |
6.2.2 实验配置及方法 | 第114-117页 |
6.2.3 实验结果与差异分析 | 第117-119页 |
6.3 实验差异的理论解释 | 第119-126页 |
6.3.1 小环天线的低频近场波阻抗 | 第119-122页 |
6.3.2 低频磁场在等离子中的集肤效应 | 第122-124页 |
6.3.3 结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 第124-126页 |
6.4 等离子体中Loran-C信号传输特性研究 | 第126-132页 |
6.4.1 Loran-C信号的基本特性 | 第126-127页 |
6.4.2 实验配置与方法 | 第127-128页 |
6.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28-130页 |
6.4.4 卫星/Loran-C组合导航抗“黑障”可行性分析 | 第130-13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34-138页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34-135页 |
7.2 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 第135-136页 |
7.3 工作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54-158页 |
发表学术成果 | 第154-157页 |
在读博士期间作者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