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红外技术及仪器论文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近红外光谱的技术概况及其在药品分析中的应用第12-16页
    1.3 现代信息提取技术在近红外分析中的应用第16-19页
    1.4 本论文的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第21-31页
    2.1 近红外光谱的产生机理第21-25页
    2.2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依据第25-28页
    2.3 近红外分析的关键技术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分析和研究第31-68页
    3.1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的介绍第32页
    3.2 小波滤噪在近红外光谱信号预处理中的应用第32-37页
        3.2.1 小波变换的原理第33-35页
        3.2.2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第35-36页
        3.2.3 小波变换和李氏(Lipschitz)指数的关系第36-37页
    3.3 小波阈值去噪的优化及仿真研究第37-43页
        3.3.1 小波阈值去噪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第37-38页
        3.3.2 小波阈值去噪法的优化第38-41页
        3.3.3 优化的小波阈值滤噪法的计算机仿真研究第41-43页
    3.4 空域相关滤噪法的优化及仿真研究第43-47页
        3.4.1 空域相关滤噪法的原理第43-45页
        3.4.2 空域相关滤噪法的优化第45-46页
        3.4.3 优化的空域相关滤噪法的计算机仿真研究第46-47页
    3.5 VC 银翘片中二组分预测中应用不同小波滤噪法效果比较第47-55页
        3.5.1 VC 银翘片的红外谱图的获得第48-49页
        3.5.2 优化的小波阈值去噪法对红外谱图进行预处理第49-54页
        3.5.3 优化的空域相关法对红外谱图进行预处理第54-55页
    3.6 小波滤噪过程中的参数调节第55-64页
        3.6.1 不同小波阶次及分解次数对红外谱图滤噪效果的影响第57-60页
        3.6.2 采用不同小波基对红外谱图滤噪效果的影响第60-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8页
第四章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近红外光谱的信息提取的分析第68-92页
    4.1 偏最小二乘法第69-78页
        4.1.1 噪声过滤原理与PRESS 判拒第69-72页
        4.1.2 偏最小二乘法的分析原理第72-73页
        4.1.3 算法的实现第73-77页
        4.1.4 预处理第77-78页
    4.2 葡萄糖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图及偏最小二乘法的定量分析第78-82页
        4.2.1 葡萄糖溶液的近红外谱图的获得第78页
        4.2.2 光谱区间的选择第78-80页
        4.2.3 偏最小二乘法的因子数确定及预处理第80-82页
    4.3 聚类分析_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的研究和应用第82-91页
        4.3.1 模式识别的基本知识和聚类分析第82-86页
        4.3.2 样品浓度范围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第86-87页
        4.3.3 采用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预测芦丁片中芦丁成分第87-90页
        4.3.4 聚类分析_偏最小二乘法的分析结果第90-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利用神经网络对中药近红外光谱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第92-122页
    5.1 神经网络原理第93-104页
        5.1.1 人工神经元概述第93-95页
        5.1.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第95-98页
        5.1.3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与误差逆向传播算法第98-104页
    5.2 利用BP 神经网络的光谱信息提取与定量分析的研究第104-112页
        5.2.1 近红外谱图的获得第105页
        5.2.2 BP 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05-106页
        5.2.3 BP 神经网络输入点数的选择第106-107页
        5.2.4 BP 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数的选择第107-108页
        5.2.5 BP 神经网络方均差目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108-112页
    5.3 利用线性神经网络的光谱信息提取与定量分析的研究第112-120页
        5.3.1 近红外谱图的获得第112-113页
        5.3.2 线性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13-114页
        5.3.3 线性神经网络输入点数的选择第114页
        5.3.4 线性神经网络隐层神经元数的选择第114-116页
        5.3.5 线性神经网络方均差目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第116页
        5.3.6 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效果以及和其它方法的比较第116-120页
    5.4 本章小节第120-122页
第六章 利用红外光谱对样品水分含量的预测和分析第122-136页
    6.1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原理第122-131页
        6.1.1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第122-124页
        6.1.2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结构第124-125页
        6.1.3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光路结构第125-126页
        6.1.4 信号的斩波调制第126-127页
        6.1.5 传感器和测量放大器的选择第127-128页
        6.1.6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处理器和控温系统第128-129页
        6.1.7 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软件编程第129-131页
    6.2 应用相敏检测电路提高红外水分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第131-135页
        6.2.1 相敏检测电路的原理第131-132页
        6.2.2 相敏检测电路的设计第132-133页
        6.2.3 应用水分预测系统分析纸张水分第133-135页
    6.3 本章小节第135-136页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36-141页
    7.1 本论文工作取得的成果第136-139页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0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第150-151页
中文摘要第151-156页
英文摘要第156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单元监视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和相位一致性的仿射变换图像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