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座主门生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0.1 座主门生关系的界定 | 第8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0.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 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27页 |
1.1 座主门生关系形成的背景 | 第12-16页 |
1.1.1 科举成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 第12-13页 |
1.1.2 贡举主司地位与权力的不断提升 | 第13-16页 |
1.2 座主门生关系的发展过程 | 第16-27页 |
1.2.1 座主门生关系的兴起 | 第16-19页 |
1.2.2 座主门生关系的发展 | 第19-22页 |
1.2.3 座主门生关系的推进 | 第22-27页 |
2 座主门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27-33页 |
2.1 座主对门生的简拔与期望 | 第27-28页 |
2.2 门生对座主的敬事与报恩 | 第28-31页 |
2.3 座主、门生、同年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 第31-33页 |
3 维系座主门生关系的交往活动 | 第33-42页 |
3.1 过堂 | 第33-34页 |
3.2 谢恩 | 第34-36页 |
3.3 期集 | 第36页 |
3.4 宴饮集会活动 | 第36-40页 |
3.4.1 曲江宴 | 第37-38页 |
3.4.2 相识宴 | 第38-39页 |
3.4.3 杏园宴 | 第39-40页 |
3.5 请托行卷 | 第40-42页 |
4 座主门生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 第42-47页 |
4.1 促进朋党的形成 | 第42-44页 |
4.2 推动仕途利益团体的发展 | 第44页 |
4.3 影响唐人的政治心理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