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我国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及其必要性 | 第7-14页 |
第一节 我国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制度的发展进程 | 第7-10页 |
一、第一阶段:探索与尝试 | 第7-8页 |
二、第二阶段:构建与发展 | 第8-9页 |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调整 | 第9-10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检察机关考核制度 | 第10-12页 |
一、外部考核与内部考核 | 第10-11页 |
二、检察人员考核与检察院考核 | 第11页 |
三、业务考核与综合考核 | 第11页 |
四、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在我国检察机关引入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一、现行检察官管理制度要求检察机关引入绩效考核 | 第12-13页 |
二、检察官的职业特征决定应当对其实行绩效考核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检察机关考评制度的实证考察 | 第14-20页 |
一、上级院对下级院逐级考核,各自制定考核办法 | 第14页 |
二、考核内容纷繁复杂,且均为量刑指标 | 第14-16页 |
三、考核制度不断变化,缺乏稳定性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现行绩效考评制度对检察权行使的影响 | 第20-27页 |
第一节 考核目的功利性加剧公检法的“流水作业”局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考评指标设定的不合理性扭曲了检察权的行使 | 第21-24页 |
一、无罪率等考核比率的绝对化倾向,使检察权的行使缺失了司法中立性和公正性 | 第21-22页 |
二、设定以案件后道程序的办理结果考核前道程序的办案质量,造成诉讼程序的倒流或前置 | 第22-23页 |
三、片面追求高数量的诉讼监督考核指标,反弱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力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多变的考评内容与方式严重影响检察权行使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 第24-25页 |
第四节 重实体轻程序考核导向导致正当程序被规避 | 第25-27页 |
一、重实体轻程序的考核导向,促使刑讯逼供等违法违规办案行为的发生 | 第25-26页 |
二、重实体轻程序的考核导向,导致变相剥夺当事人诉讼权利现象的发生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改革检察机关考核制度的必要性与建议 | 第27-29页 |
第一节 改革检察机关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考核制度的改革建议 | 第27-29页 |
一、弱化检察院考核,强化检察人员考核 | 第27-28页 |
二、加入遵守程序方面的考核内容,与办案的实体结果权重考核 | 第28页 |
三、设置共性指标与特性指标,分层分类考核绩效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