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1.2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1.2.1 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及任务 | 第16-17页 |
1.2.2 故障诊断(OBD)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1.2.3 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 第19-20页 |
1.3 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DOC)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1 课题的提出 | 第22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DOC工作原理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35页 |
2.1 DOC的组成 | 第23-24页 |
2.1.1 载体 | 第23-24页 |
2.1.2 水洗层 | 第24页 |
2.2 DOC的化学反应机理 | 第24-25页 |
2.3 DOC反应过程 | 第25-26页 |
2.4 DOC化学反应 | 第26-28页 |
2.5 DOC仿真原理 | 第28-32页 |
2.5.1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 | 第29-30页 |
2.5.2 物质守恒方程 | 第30-31页 |
2.5.3 气体的能量守恒方程 | 第31页 |
2.5.4 固相的能量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2.5.5 气固相间传热传质系数的确定 | 第32页 |
2.6 DOC一维仿真模型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DOC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试验辨识 | 第35-51页 |
3.1 试验设备介绍 | 第35-36页 |
3.2 DOC实验和采样过程 | 第36-37页 |
3.3 DOC参数辨识 | 第37-44页 |
3.3.1 DOC模型参数辨识流程 | 第38-40页 |
3.3.2 DOC模型参数辨识及结果验证 | 第40-44页 |
3.4 DOC一维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3.4.1 DOC起燃温度的测定 | 第45-46页 |
3.4.2 DOC入口气体组分浓度对DOC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DOC入口边界条件对DOC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DOC系统故障诊断 | 第51-75页 |
4.1 DOC故障诊断策略的制定 | 第51-52页 |
4.1.1 DOC系统在整个后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 第51页 |
4.1.2 DOC系统催化剂老化失活的原因 | 第51-52页 |
4.1.3 DOC故障诊断策略的确定 | 第52页 |
4.2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 | 第52-55页 |
4.2.1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 | 第53-54页 |
4.2.2 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的计算过程 | 第54-55页 |
4.3 DOC简化模型及参数辨识 | 第55-65页 |
4.3.1 DOC简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55-56页 |
4.3.2 DOC入口排气参数的计算 | 第56-57页 |
4.3.3 DOC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57-61页 |
4.3.4 DOC简化模型的参数辨识 | 第61-64页 |
4.3.5 DOC简化模型的验证 | 第64-65页 |
4.4 DOC扩展卡尔曼(EKF)状态观测器 | 第65-67页 |
4.5 DOC故障诊断策略 | 第67-73页 |
4.5.1 DOC故障模型的注入 | 第67-68页 |
4.5.2 DOC故障诊断策略验证 | 第68-73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73-7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75-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