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查耶纳伽尔帝国时期南印度印度教神庙研究(1340-1565)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南印度神庙的历史背景:维查耶纳伽尔帝国的兴衰 | 第13-21页 |
| 1、帝国的建立 | 第15-16页 |
| 2、帝国的巩固 | 第16-17页 |
| 3、帝国全盛时期和1565年的衰败 | 第17-21页 |
| 二、南印度神庙的基本情况 | 第21-50页 |
| 1、南印度神庙的分布和兴建 | 第21-38页 |
| (1)桑伽玛早期的神庙建筑 | 第25-27页 |
| (2)桑伽玛后期的神庙建筑和萨卢瓦时期的神庙建筑 | 第27-30页 |
| (3)图卢瓦时期的神庙建筑 | 第30-38页 |
| 2、南印度神庙的布局形态 | 第38-41页 |
| (1)南印度神庙的布局形态 | 第39-40页 |
| (2)南印度神庙的布局意义 | 第40-41页 |
| 3、南印度神庙的装饰艺术 | 第41-50页 |
| (1)雕刻艺术 | 第41-43页 |
| (2)绘画艺术 | 第43-46页 |
| (3)叙事艺术 | 第46-50页 |
| 三、南印度神庙的政治面向:礼仪主权与等级体系 | 第50-56页 |
| 1、南印度神庙与“礼仪主权” | 第50-53页 |
| 2、南印度神庙与“等级体系” | 第53-56页 |
| 四、南印度神庙的经济面向:银行功能与经济收益 | 第56-60页 |
| 1、南印度神庙与“银行功能” | 第56-57页 |
| 2、南印度神庙与“经济收益” | 第57-60页 |
| 五、南印度神庙的社会面向:社会空间与社会功能 | 第60-63页 |
| 1、南印度神庙与“社会空间” | 第60-61页 |
| 2、南印度神庙的社会功能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
| 后记 | 第71页 |